“忆往昔鄱阳湖之战,我军仅二十万,陈友谅却拥兵六十余万,且有最强水军与无数战舰,而我军仅有小舟。我以计火攻陈友谅船队,终大败之。”
“再提平江之战,我断张士诚两翼,四面围困其军于平江,围攻八月有余,日夜不休,用各式兵器……”
朱元璋沉浸于往昔战绩,眉飞色舞。毛骧不敢插话,默默倾听。
突然,敲门声起。
朱元璋被打断,面露不悦,语气转冷:“何事?”
宦官推门入内,恭敬道:“皇上,礼部尚书任昂求见。”
“任昂?”朱元璋惊讶,不解其突然来访,礼部近期并无大事。
“宣他进来。”朱元璋吩咐。
宦官领命而去,带任昂入内。毛骧则退至暗处,几乎隐形,若非刻意寻找,难以察觉其存在。
“皇上。”任昂跪拜行礼。
朱元璋目光平静,待其礼毕,问道:“爱卿有何事?”
“皇上,请看此物。”任昂呈上。
任昂向朱元璋递交了此次府试通过人数的名单。
朱元璋浏览了一遍,并未察觉异样。
“何事让你如此表情?”
“科举是否出现了问题?”
他满心疑惑,毕竟叶轩负责科举,理应不会出现大乱子。
“皇上,请您细看此次府试通过的人数。”
“比上一届少了近四层。”
任昂禀报。
朱元璋闻言,嘴巴微张,心中震撼不已。
少了四层?还只是府试阶段?
院试尚未结束,秀才选拔还未进行,便已流失四层人才。
叶轩的考题,竟如此严苛?
朱元璋嘴角微颤,府试已如此,那后续的会试、殿试,岂非要无人问津?
如此,他还如何选拔人才?
朱元璋扶额叹息,叶轩主持科举,岂非要将所有人才都刷下?
“此事朕已知晓。”
“朕自有对策。”
“你先退下。”
朱元璋嘱咐道。
“此外,此事切勿张扬。”
任昂心中惊讶,本以为朱元璋会大发雷霆,却未料其如此淡然。
“皇上果然看重叶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