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言之管仲,可是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那位?”
“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的那位?”朱元璋求证道。
叶轩腹诽,若非此人,还能有谁?
“正是。”
“管仲乃世界经济战之鼻祖。”
“其所行之经济战法,广为人知。”
“达到了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皇上,且听我细说管仲之经济战法,听后便知其妙。”
“昔日,齐国邻有鲁国。”
“两国暗中争斗,欲压对方一头。”
“双方发展均衡,且经济往来频繁。”
“鲁国产一种细白绢布,名‘鲁缟’,以薄着称。”
“管仲为对付鲁国,心生一计,欲借‘鲁缟’之力。”
“他先是建议齐桓公及大臣皆着鲁缟所制之衣。”
“随即齐国上下,以穿鲁缟为荣。”
“接着,他又下令齐国禁止织缟,所有布料皆从鲁国进口。”
“鲁缟因此供不应求,价格飙升。”
“鲁国民众见织缟有利可图,纷纷弃农桑而从织缟。”
“管仲见鲁国已入其彀中,再施猛药。”
“颁布法令,奖售鲁缟之鲁商。”
“售千匹者,奖三百金;售万匹者,奖三千金。”
“一时间,鲁国民众为之疯狂。”
朱元璋凝神倾听叶轩细述经济战例。
古时资讯闭塞,那些千年往事,他全然不知。
叶轩续道:
“鲁人皆事纺织。”
“良田几近废弃,耕者寥寥。”
“时至关键,管仲忽颁令——”
“禁鲁缟进口。”
“鲁国经济顷刻瓦解!”
“鲁缟堆积如山。”
“加之百姓不务农耕,粮荒骤起,粮价飙高。”
“鲁国无奈,只得向邻国齐国求粮。”
“管仲趁机高价售粮。”
“鲁国经济愈陷困境。”
“终致鲁国臣服于齐。”
“再谈齐国与楚国的经济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