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
“这题,谁能答得出来?!”
“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
“这道题简直非人力所能及……”
“实在无法继续看下去了……”
“不行,后面还有府试、院试等着……”
“我必须坚持下去……”
同样被叶轩以往考题折磨得不轻的,还有众多士子,诸如周进、王宇、解缙等人。
县试考题开放,只要勇于思考,敢于表达,便能过关,故而相对简单。
然而,叶轩以往的考题却让孙浩等人一头雾水,更别说作答了。
即便是与四书五经相关的会试题,他们也完全无法理解。
完了!
士子们心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个念头。
他们感觉这一届的科举怕是要砸了。
“为何这届科举如此之难?”
无数士子唉声叹气。
但他们并未放弃。
毕竟,若能通过叶轩那些棘手的试题,便能成为秀才、举人,进而步入仕途。
这对任何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
**
。
“拼了!”
“我一定要彻底解析叶轩的考题!”
孙浩等士子开始针对叶轩的考题,有的放矢地学习。
叶轩考题涉及什么,他们就钻研什么。
天文、地理、算术、断案等冷门知识,他们全都涉猎。
县试过后,士子们的学习方向发生了转变。
他们不再专注于四书五经和儒学经义,而是转向学习天文、地理、算术,去稻田认识五谷杂粮,甚至有人每日前往县衙观看知县审案。
叶轩担任科举主考官后,大明读书人的风气悄然改变。
他们开始钻研天文、地理、算术,去稻田辨识作物,还有人频繁前往县衙观看审案。
今日,士子们得知县衙有公开审案。
众人手持纸笔,蜂拥至县衙,将旁观百姓挤在外圈。
县衙内,知县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端坐于木制高台后的太师椅上,法桌三尺高,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与令箭筒。背后屏风绘有海浪滔滔,红日东升,云卷云舒之景,其上悬挂金字匾额,书“明镜高悬”四字,气势磅礴。两侧衙役手持杀威棒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