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另一个附和。
“皇帝怎可软弱无能!”
“想我父王、叔伯及皇爷爷,皆是英勇之辈,若遇秦二世般被权臣胁迫之景。”
“定当血战至最后一刻,而不会卑微乞降!”
叶轩听闻,忆及历史诸朝,不禁摇头,心生嘲讽,缓缓道:
“非也。比秦二世更懦弱、无能、无骨气的皇帝,比比皆是。”
“你们见识尚浅。”
“大汉文景之治,文治尚可,经济昌盛,百姓安乐。”
“然边境屡遭匈奴侵扰,被其欺凌。”
“大汉皇帝如何应对?竟遣公主和亲,以求边境安宁。”
“此举美其名曰缓和匈奴锋芒,实则畏惧求和。”
“但匈奴反复无常,常背信弃义,边境依旧烽火连天。”
“和亲之策,实为妥协退让,非但未换得和平,反让匈奴得寸进尺。”
“大汉的软弱政策,更助长了其嚣张气焰。”
孩童们闻言,紧握双拳,小脸紧绷,怒气冲冲。
大汉怎能如此怯懦?敌人来犯,自当迎头痛击!
即便不敌,亦要使其胆寒!
岂料大汉竟采取和亲之策,退缩忍让!
“大汉皇帝太过软弱!”一个孩子愤慨道。
“若我大明,断不会如此!”另一个激昂响应。
“对!大明绝不会如此!”
“若敌人胆敢侵扰边境,我们定叫他有来无回!”
“我们绝不退让!”
“绝不姑息!”
“真令人气愤!大汉的皇帝怎会如此懦弱!”
“本以为秦二世已是
**
中最无能、最胆怯者,没想到还有更甚于此的。”
小团子们愤愤说道。
他们一脸怒容。
若他们是大汉的君主,绝不会容忍外邦如此欺凌。
“你们先别急。”
“因为还有更让人生气的。”
叶轩望着怒气冲冲的小团子们说道。
小团子们稚嫩白皙的脸庞上满是惊愕。
难道还有更无能、更无骨气的朝代和皇帝?
这简直难以置信!
叶轩接着说:
“大唐虽有贞观之治,但李世民为了大唐的稳定,与某势力签订了屈辱的渭水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