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轩言。
朱元璋颔首,心生自豪。
自是如此。
那些小国怎敢与大明比肩,大明水师与航海术均为顶尖。
实则,他国航海术与大明相差甚远。
此皆归功于陈友谅。
若非他痴迷造船、练水师、研航海术,
大明亦难有此机遇。
陈友谅败亡,
其苦心研究的航海与造船之术皆归大明所有。
“爱卿,这商业贸易,究竟如何进行?”
朱元璋仍有困惑。
“譬如说,
大明纺织业颇为发达,
可用大明织就的棉布与其他国家及殖民地交易,从而聚敛财富,掌控其经济。
再者,我们可扬帆四海,占据落后殖民地,掠夺珍稀资源。”
叶轩释疑。
然而,
朱元璋眉头紧锁。
“爱卿所言,用大明棉布与他国及殖民地贸易,
具体操作如何?”
他已习惯在叶轩面前坦诚无知,
不懂便问,
不再掩饰。
毕竟叶轩所知皆非常识,而是罕见学识。
他不懂,正常。
刘伯温、李善长等智者亦不懂。
他不懂,
亦正常。
叶轩续道:
“即以大明棉布,与他国及殖民地交换。”
对于“大明织造”的棉布,无需局限于大明本土生产,可运用大明技术于殖民地,让那里的奴隶进行织造,他们提供的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
这能大幅削减人力成本。
再者,棉布织造需要大量棉花。
可在适宜棉花生长的殖民地,命奴隶种植。随后,在殖民地设厂,利用当地棉花及大明技术,由奴隶完成纺织。
如此,原材料成本亦大幅降低。
这些棉布成品,可销往更发达国家。手工制品价值不菲,加之大明织造技术领先,定能吸引多国购买大明技术织就的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