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斩,你让人去医署的药库,把所有能清热润肺的药材都调过来,比如川贝、麦冬、玉竹、沙参,还有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另外,让工坊尽快赶制一批口罩,用棉布缝制成三层,让医馆的弟子和病人都戴上,避免病邪通过飞沫传播。”素问一边写一边说。
秦斩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去安排了。对了,太子刚才派人来问情况,说宫里也有几个太监出现了咳嗽的症状,要不要让太医署的人按照你说的方子抓药?”
“可以。”素问说,“让他们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三钱,煮水给太监们喝,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另外,告诉太子,让宫里的人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勤通风,避免感染。”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亲兵匆匆跑进来:“秦将军!素问先生!不好了!城西的贫民窟里,一下子病倒了几十个人,都是高热咳嗽的症状,那边的里正已经快拦不住百姓了!”
素问和秦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担忧。贫民窟里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一旦病邪在那里蔓延,后果不堪设想。素问立刻抓起药箱:“秦斩,你带亲兵去贫民窟维持秩序,我带弟子们去那里设临时医点,给病人诊治。记住,让亲兵们都戴上口罩,不要和病人近距离接触。”
秦斩应了声,转身召集亲兵。素问则叫上李伯和几个经验丰富的弟子,带上药材和银针,快步往城西赶去。街上的行人已经听说了有急症流行,纷纷关门闭户,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让人心里发紧。
到了贫民窟,眼前的景象让素问倒吸一口凉气。低矮的土坯房之间,挤满了惊慌失措的百姓,几十个病人躺在地上,有的咳得蜷缩成一团,有的已经陷入了昏迷,孩子们的哭声、大人们的呼喊声混杂在一起,乱成一团。
“大家不要慌!”素问站在一个土坡上,提高声音喊道,“我们是医署的人,是来给大家治病的!请大家把病人抬到这边来,按顺序排队,不要拥挤!”
百姓们见是医署的人来了,渐渐安静下来,几个年轻的汉子主动帮忙,把病人抬到素问指定的空地上。素问和弟子们立刻开始诊治,测体温、查咽喉、搭脉,然后根据病情轻重,分批次给药。李伯则带着几个弟子,在贫民窟的入口处设了个岗,给进出的百姓分发香囊,叮嘱他们注意防护。
秦斩带着亲兵赶到后,立刻在贫民窟周围拉起了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出,同时让亲兵们帮忙搭建临时的隔离棚,把病情严重的病人和轻症病人分开安置。太阳渐渐西沉,天色越来越暗,亲兵们点燃了火把,照亮了整个贫民窟,火光下,素问和弟子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医袍,却没人停下歇一歇。
直到子时,最后一个病人终于得到了诊治,素问才松了口气,靠在一棵老槐树上,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秦斩走过来,递给她一壶温水:“辛苦了,已经诊治了八十多个病人,大部分人的高热都退下去了,只是还有十几个病情严重的,需要密切观察。”
素问接过水壶,喝了一口,喉咙里的干涩才缓解了一些:“刚才我给那些重症病人用了清瘟败毒饮,加了川贝和麦冬,希望能稳住他们的病情。对了,林生那边有没有传来消息?木材样本和水手的情况查到了吗?”
“刚收到他的消息,”秦斩说,“他在木材样本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虫卵,还有木材周围的露水里,检测出了一种不明的毒素。另外,那艘岭南商船的船长说,他们在苍梧郡的港口停靠时,曾在附近的山林里砍过木材,那里的山民也有类似的病症。”
素问皱起眉头,虫卵?毒素?难道这次的急症是由虫卵和毒素共同引起的?她想起《诊籍手记》里曾记载过,岭南有一种“木瘴”,是由木材中的寄生虫引起的,症状是发热、乏力,但和这次的高热干咳也不完全一样。难道是“木瘴”变异了?
“秦斩,让林生把虫卵和毒素样本送到医署的实验室,让那里的弟子尽快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出抑制虫卵和毒素的方法。另外,让各地的医馆都留意木材的来源,尤其是从岭南运来的木材,一定要经过消毒才能使用。”素问说。
秦斩点点头,刚要让人去传信,就见一个弟子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先生!将军!医署传来消息,长安那边的急症病人已经超过了两百人,栎阳也有一百多人,各地都在请求支援药材和医官!”
素问接过纸条,看着上面的数字,心里沉甸甸的。这场急症的蔓延速度,比她想象的还要快。她抬头望向夜空,星星被乌云遮住,看不到一点光亮,就像此刻关中百姓面临的困境。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慌,她是大秦医署的副署长,是百姓们的希望,她必须尽快找到治法,遏制住病邪的蔓延。
“秦斩,”素问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坚定,“你立刻回朝廷,面见陛下,请求陛下下旨,在关中各地实行宵禁,禁止人员随意流动,同时调拨国库的药材支援各地医馆。我留在咸阳,继续研究病症,争取尽快找到治法。另外,让驿卒把各地病人的症状汇总到医署,我要仔细分析,找出病邪的规律。”
秦斩看着她疲惫却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如果遇到什么困难,立刻让驿卒给我送信。”
秦斩转身离去,亲兵们跟在他身后,火把的光芒渐渐消失在夜色中。素问站在原地,望着秦斩离去的方向,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但她有信心,只要医署和朝廷齐心协力,只要百姓们相信他们,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急症,守住关中的安宁。
她转身回到临时医点,弟子们还在给病人喂药、换药,火把的光芒照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的眼里都带着疲惫,却又充满了希望。素问走到案边,拿起笔,在《诊籍手记》上写下新的一页:“初秋,关中流行急症,状为高热、干咳、痰中带血,传变甚速,疑与岭南木材有关。今设临时医点,以清瘟败毒饮加减施治,暂稳病情。后续当深究病邪之源,寻根治之法,以护大秦百姓。”
写完后,她合上手记,拿起药箱,走向下一个病人。夜色深沉,咳嗽声还在断断续续地传来,但在这寂静的黑夜里,医署弟子们的身影,却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百姓们心中的希望。素问知道,这场与病邪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但她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关中恢复往日的安宁,直到所有病人都康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