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药田,王嵩蹲下身,仔细查看黄芩的根茎,又用指甲掐了掐叶片,眉头微微皱起:“这改良后的药材,看着是粗壮些,可药效如何?别是只长个头,药效却打了折扣。”
李老汉正好在旁边采收甘草,听到这话,忍不住开口说道:“大人,这药材药效好着呢!前阵子俺老婆子咳嗽,素大人用这新种的甘草煮了水,喝了两天就好了!比之前买的药材管用多了!”
王嵩看了李老汉一眼,没说话,转头对身后的随从说:“取些样本,带回咸阳化验。”
随从连忙应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布袋,装了些黄芩、甘草的样本。
素问见状,说道:“王大人,我们已经将前几次的检测报告整理好了,您若是不放心,可以带回太医署核对。另外,这片药田的收成数据,我们也会每日记录,等采收结束后,一并呈给朝廷。”
王嵩接过素问递来的报告,翻了几页,目光落在“有效成分含量较普通品种高一成”那一行,眉头渐渐舒展。他抬头看向眼前的药田,只见农户们穿梭在田间,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心中不禁有些触动。
他之前在咸阳听说素问培育出了抗蝗药材,还带着些怀疑,毕竟蝗灾过后,土地贫瘠,普通药材都难以存活,更别说改良品种了。可如今亲眼看到这片生机勃勃的药田,又看到农户们的笑脸,他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素副署长,”王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看来你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若是这改良药材能在所有灾区推广,不仅能解决药材短缺的问题,还能让百姓们有个生计。”
素问笑着说道:“这都是多亏了朝廷的支持,还有秦将军协调粮药,否则我们也难以成事。”
秦斩接口道:“如今试种成功,下一步就是在河东、河内等蝗灾区推广种苗。王大人若是回去,还请向太医令禀报,希望朝廷能调拨些人手,协助我们教授农户种植。”
王嵩点点头:“此事本官定会如实禀报。另外,太医令还吩咐,若是试种成功,太医署会派医师前来,指导农户如何采收、晾晒药材,确保药材的品质。”
听到这话,素问和秦斩都松了口气。有太医署的支持,后续的推广工作无疑会顺利很多。
夕阳西下,药田渐渐安静下来,农户们扛着装满药材的竹筐,说说笑笑地往家走。李老汉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药田,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还在为生计发愁,如今不仅种出了药材,还能拿到可观的收入,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素问和秦斩站在田埂上,看着农户们的背影,相视一笑。
“总算没辜负大家的期望。”素问轻声说道。
秦斩点点头,目光坚定:“接下来,我们还要让更多灾区的百姓种上改良药材,让大秦的医道,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晚风拂过药田,带来阵阵药香。远处的村落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嬉笑。素问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几天后,咸阳传来消息,太医署查验完样本后,对改良药材的药效十分认可,朝廷决定在全国蝗灾区推广种苗,并调拨五千名官差协助种植。消息传到雍城灾区,农户们欢呼雀跃,纷纷来到临时医馆,请求领取种苗。
素问和秦斩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指导弟子们分发种苗,一边教授农户种植技巧。田埂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希望的气息。
这一年秋天,大秦所有蝗灾区都迎来了药材丰收。改良后的药材不仅产量高、药效好,还为百姓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朝廷收到各地的奏报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素问和秦斩,并将改良药材的种植技术编入农书,供后世借鉴。
而在雍城的那片试种药田旁,李老汉特意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感恩素大人,秦将军”七个字。每当有人路过,他都会指着石碑,讲述那段在蝗灾中种出希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