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02集 医署任职素问任副署长掌诊疗事务(第1页)

第902集 医署任职素问任副署长掌诊疗事务(第1页)

暮春的风卷着槐花香气,漫过永安城的青砖黛瓦,落在新修缮的医署门前。朱漆大门上悬着块鎏金匾额,“永安医署”四个大字经晨光一照,倒比寻常官府匾额多了几分暖意——这是朝廷新设的医署,专司城中医务,上至官宦亲眷的诊病,下到市井百姓的急救,都要经此处统筹。

素问站在门阶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药箱外的铜扣。这箱子跟着她三年,从边境军营到江南水乡,边角早磨出了包浆,此刻却显得有些局促。身后传来轻缓的脚步声,是医署署长周明轩,这位前太医院院判须发半白,眼神却亮得很,手里攥着份明黄的任职文书,笑着递过来:“素问姑娘,哦不,该叫副署长了。陛下亲批的文书,你且收着。”

文书上的朱砂印还带着些微的墨香,“副署长”三个字落在“掌诊疗事务”之上,墨迹遒劲。素问接过时指尖微顿,抬眼看向周明轩:“周署长,我虽在民间行医数年,却未涉官场事务,怕是……”

“姑娘不必忧心。”周明轩摆手,引着她往医署里走,“医署初立,最缺的便是懂诊疗、能断症的人。你在边境治过疫,在苏州救过灾,这些履历比任何官场经验都金贵。再说,我这把老骨头主外,管着与各州府的协调、药材的采买,内里的诊疗事务,本就该交给你这样的实干之人。”

说话间已进了前院,东西两侧各设三间诊室,分别标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最靠里的一间挂着“会诊室”的木牌。几个穿青布医袍的人正围着一张案几整理药材,见周明轩进来,都停下手里的活计行礼。周明轩指着素问,声音洪亮:“这位是素问副署长,往后医署的诊疗事务,皆由她主持,你们有疑问或是遇到难症,尽管找她。”

众人闻言,眼神里多了几分打量。站在最前头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柳砚,原是太医院的见习医官,此次被调来医署:“素问副署长,晚辈久闻您在苏州用‘青蒿汁’治暑疫的事,只是不知……那青蒿汁若遇着体弱的老人,剂量该如何调整?”

这问题来得突然,素问却不慌,指尖轻点案上的药材:“青蒿性寒,老人脾胃弱,单用青蒿汁易伤正气。我当时是取青蒿汁三钱,加生姜汁一钱、蜂蜜半钱,隔水蒸温后服用,既保留药效,又能温胃。若是气虚甚者,还需加黄芪末一钱同服。”

柳砚眼睛一亮,刚要再问,西侧诊室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抱着个孩子闯了进来,孩子脸色青紫,嘴唇发白,气息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汉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发颤:“大夫!救救我儿!他方才在河边玩,不知怎的就倒了,嘴边上还有水草……”

“是溺水闭气!”素问话音未落,已快步上前,接过孩子放在案几上。她手指搭在孩子腕脉上,只觉脉象细弱如丝,又翻开孩子眼皮,见瞳孔微散,当即沉声道:“柳砚,取银针来,要三寸长的;其他人,烧一壶热水,再拿块干净的布巾。”

柳砚手忙脚乱地打开针囊,素问接过银针,在火上燎了燎,对准孩子的人中、合谷两穴快速刺入,手法又快又准。待银针扎稳,她俯身将孩子翻过来,让其腹部趴在自己膝上,手掌呈空心状,在孩子背部轻轻拍打。不过片刻,孩子喉咙里发出“嗬”的一声,吐出一口带着水草的泥水,气息总算顺了些。

这时热水也端了来,素问用布巾蘸着温水,擦拭孩子的口鼻和脸颊,又摸了摸孩子的胸口,眉头微蹙:“气息虽通了,但肺里怕是还有积水,得再施针引流。”说着,她又取了两根银针,分别扎在孩子的肺俞、膻中两穴,一边捻针一边对柳砚说:“溺水者最怕肺气阻滞,这两穴能通肺络、行气机,你且看着针感,若孩子眉头皱起,便是得气了。”

柳砚凑上前,果然见孩子的眉头轻轻动了动,眼神里满是敬佩。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孩子咳嗽了几声,竟慢慢睁开了眼睛,虽然还有些虚弱,却能小声喊“爹”了。汉子见孩子醒了,喜极而泣,对着素问连连磕头:“多谢副署长!多谢副署长救命之恩!”

“快起来,孩子还需调养。”素问扶起汉子,又写了张药方,“这是润肺化痰的方子,回去后按方抓药,煎服三天,每日两次。这三天里别让孩子再碰凉水,饮食也以清淡为主。”

汉子接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怀里,抱着孩子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诊室里静了片刻,周明轩走上前,拍了拍素问的肩膀:“副署长这一手,可是让众人服了。”

素问擦了擦额角的汗,刚要说话,却见一个小吏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份文书:“周署长、苏副署长,城西的福安坊爆发了痢疾,已有十几人病倒,坊正那边急着要医署派人过去!”

痢疾传染性强,若是处理不及时,很可能蔓延开来。素问当即拿起药箱,对柳砚和另外两个医官说:“你们跟我走,带上黄连、黄芩、葛根这些治痢疾的药材,再备些生石灰,到了坊里先隔离病人,消毒环境。”

周明轩也道:“我这就去户部申领药材,再通知其他坊市做好预防,你们在前方务必小心,有任何情况随时派人回报。”

一行人快步出了医署,街上的行人见他们行色匆匆,还带着药材,纷纷避让。柳砚一边走一边问:“苏副署长,痢疾多是湿热所致,是不是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方?”

“没错,但要根据病人的症状调整。”素问脚步不停,“若是里急后重明显,要加木香、槟榔;若是便血多,得加地榆、槐花;老人和孩子体质弱,还要加白术、山药健脾。到了坊里,我们先给每个病人诊脉,一人一方,不能一概而论。”

说话间已到了福安坊,坊正早已在路口等候,见他们来了,急忙迎上来:“可算来了!病人都集中在坊里的祠堂,我已经让人把祠堂周围围起来了,不让外人靠近。”

素问跟着坊正往祠堂走,远远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臭味。祠堂里摆着十几张简陋的床榻,每个床榻上都躺着病人,有的捂着肚子呻吟,有的频繁往门外跑,脸色都蜡黄蜡黄的。素问走到最靠近门口的一个病人床前,那是个中年妇人,见素问进来,有气无力地说:“大夫,我这肚子疼得厉害,一天拉了十几次,都是脓血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