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流水线革命与质量管控
生产体系:将现代工业思维植入战国手工业。
-
工序拆分:
-
「材料组」:专职冶炼青铜(锡铜比1:6)、鞣制牛筋弓弦;
-
「加工组」:用青铜范模批量铸造弩机部件,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
-
「组装组」:按「三检制」作业(自检、互检、工师终检),不合格品当场熔毁。
-
效率革新:
-
发明「弩机校准台」:通过重力摆锤测试扳机灵敏度,淘汰率从25%降至8%;
-
推行「计件薪酬制」:熟练工匠月俸可换粟米三石,远超普通士卒。
-
保密细节:
-
工坊入口设「转门迷宫」,非授权者误入触发毒烟机关;
-
夜间生产时,窑洞外墙悬挂湿牛皮隔音,地表用夯土掩盖火光。
第四章:战略价值与危机潜伏
军事影响:改良弩机成为秦军破局关键。
-
实战测试:
-
改良型弩机射程达600步(约800米),较原版提升50%;
-
齐射精度实验:50米距离可穿透双层牛皮甲,100米穿单层青铜札甲。
-
高层渗透:
-
主角通过咸阳令王龁(王翦族弟)向军方输送样品,获蒙恬亲至工坊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