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上善若水,寻安 > 第189章 党参黄精汤(第1页)

第189章 党参黄精汤(第1页)

冬至前夕,药膳馆的屋檐挂满了晶莹的冰棱。我正在整理被寒气侵袭的药材,小林举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程教授!国家疾控中心刚发布预警!"

屏幕上显示着令人忧心的数据:我国成年人元气不足比例高达79%,主要症状为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免疫力低下,专家警告"慢性疲劳"正在加速人体衰老进程。

"劳则气耗,寒则气收。"我望着门外佝偻着背的排队人群,"现代人的元气,是被自己透支的。"

后院传来程明的惊叹声。推门一看,他正对着藤筐里的"人参须"发呆——这是山西五台山的野生党参,根须细密如发,断面呈放射状菊花纹,渗出晶莹的汁液。

"爸,这党参。。。怎么像老人胡须?"

"这是凤头党参。"我轻捻一根须,拉出银丝,"《本草从新》说党参须多者力宏,现代检测其皂苷含量是栽培品的6倍。"

郑淮安从地窖捧出个檀木匣,掀开红布,一股蜜香扑面而来。匣中是贵州梵净山的九蒸九晒黄精,乌黑发亮如黑玉,断面却呈现紫红色的网状纹路。

"老郑,这批黄精。。。"我轻咬一口,甘甜如饴,"居然九蒸九晒?"

"按古法做的。"老人得意地捋须,"老药农说,要日晒夜露,吸足月华。"

制作从处理党参开始。野生党参需用竹刷轻洗,保留根须上的"珍珠粒"。程明架好摄像机,记录着这个精细的过程。

"爸,为什么不用现成党参片?"他学着我的手法,却把珍珠粒刷掉了。

"珍珠粒是精华。"我小心刷洗着根须,"《本草备要》说党参珍珠点,补气最当先,现代研究证实其免疫活性最高。"

黄精需要特殊处理。先以黄酒焖软,再用银刀切片。小林抢着试,结果把黄精切碎了。

"要顺纹切薄片。"郑淮安示范着,"三分力透,七分意留。"

煎煮环节最显功夫。铜壶先煨山泉水,待"虾眼泡"泛起时下党参,水沸三次后入黄精。火候要"三沉三浮"——武火催味,文火养气,反复三次。

"为什么不用电药壶?"小林看着我们守着炭炉调火。

"铜壶生阳。"我轻抚壶身的云纹,"《本草问答》说铜器煎药,得少阳生发之气。"

前厅突然传来虚弱的询问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惨白的年轻人,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在发抖:"医生说我。。。阳气不足。。。"

我注意到他青紫的指甲和凹陷的眼窝:"是不是长期熬夜加班?"

他苦笑:"投行分析师。。。已经半年。。。每天睡不到四小时。。。"

典型的元气大伤。我引他到后院,斟了碗刚煮好的党参黄精汤:"小口慢饮,加了一味引子。"

汤色金黄透亮,党参的甘醇与黄精的厚味交融。年轻人啜了一口,眼睛一亮:"好温暖。。。像有太阳在肚子里升起。。。"

"甘温益气。"我解释道,"党参补脾肺之气,黄精填肾精之亏,先后天同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