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这店我接了。”她语气果断,“不过货物您自己处理,我只要空店。”
老陈眼睛一亮:“那二千五就行!”
沈秀兰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取出账本和钢笔:“咱们现在就去街道办办手续,我今天就付您定金。”
王春梅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等老陈欢天喜地去找房产证时,她拉住沈秀兰:“秀兰,你可想好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秀兰翻开账本,指尖点着上面的数字:“春梅姐,你看,咱们现在每天最多接待二十桌客人,就因为地方太小,扩大之后,至少能接待四十桌,还能接包间宴席。”
她在纸上快速写着:“装修大概花一千,添置桌椅碗碟五百,总共投入三千,以现在的盈利水平,三个月就能回本。”
王春梅听得一愣一愣的:“可是……这也太冒险了。”
沈秀兰合上账本:“做生意就是要抓住机会,等别人都看明白了,就来不及了。”
街道办王主任刚上班,就看见沈秀兰和老陈等在外面。
办理转让手续时,他忍不住多看了沈秀兰几眼。
“秀兰同志,盘下店面准备做什么?”他一边盖章一边问。
“扩大餐饮经营。”沈秀兰递上相关资料,“准备增加包间,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王主任点头:“有魄力,现在个体户像你这么敢干的可不多了。”
手续办妥,沈秀兰从银行取出一千元定金交给老陈,剩下的钱约定月底付清。
回到店里,沈秀兰立刻找来卷尺。
“这里打通,做两个包间。”她用铅笔标注着,“临街这边全部改成窗户,亮堂,厨房扩大到后院,加两个灶眼……”
王春梅看着她熟练地画着平面图,忍不住问道:“秀兰,你咋懂这些?”
沈秀兰笔尖顿了顿。前世她错失了多少这样的机会,后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
这些规划图,早就在她心里画过无数遍了。
“多琢磨就会了。”她淡淡一笑,继续画图。
中午生意忙过,沈秀兰特意站在店门口观察。
来来往往的顾客不少,很多因为没位置只好打包带走。
还有几个像是单位来吃饭的,因为没包间而犹豫。
对面开裁缝铺的赵婶过来搭话:“秀兰,听说你盘下老陈的店了?”
沈秀兰点头:“是啊,准备扩大经营。”
赵婶咂咂嘴:“你可真敢干,这年头生意不好做,你还投这么多钱。”
沈秀兰微笑:“正是生意不好做,才要想办法做得更好。”
下午三点,沈秀兰正要打烊,看见几个穿中山装的人朝店里张望。
她迎出去:“几位同志吃饭吗?”
为首的中年人摇摇头:“我们想订个包间,下周接待领导。”
沈秀兰眼睛一亮:“真对不住,我们现在没有包间,不过下周……”她顿了顿,“您留个电话,我这边装修好了第一时间联系您。”
中年人留下电话号码,遗憾地走了。沈秀兰捏着那张纸条,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第二天,沈秀兰找来施工队估价。她对比了三家的报价,最后选定要价不是最低但方案最合理的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