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从小到大相貌平平,又得那四力半的称号,在先帝的众多孩子中,并不算出众。
唯一能夸的便是他的学业,他是出了名的卷,在众多兄弟中也能排上号。
先帝长寿,又二废二立过太子,经过先帝那养蛊般的操作,先头的太子等人纷纷倒下,皇帝与八王爷在朝中异军突起。
而先帝晚年又得了一宠妃,先帝对那宠妃百般爱护,像是老房子着火般。
先帝不仅独宠那妃子,甚至在圆明园修一座宫殿,名为桐花台,破例让宠妃从宫里搬到那桐花台居住。
那宠妃诞下了十七阿哥,也就是后面的果郡王,先帝见状便亲自将果郡王带到身边抚养。
皇帝与八王爷之间的较量,逐渐是皇帝占了上风,还没有等皇帝高兴之余,却知晓先帝对果郡王的宠爱。
一时间朝堂风云再起,一些大臣也开始纷纷押宝那最为受宠的果郡王,但人数不多。
几年的时间里,朝堂上逐渐分为三派,不过各自暗中较劲中。
先帝有了前车之鉴,不打算那么快立果郡王为太子,但将人放在身边的态度也表明了一切。
可谁想到了一年后先帝突然病逝,皇帝拿出了遗诏,在他的左膀右臂的扶持下,成功登上了皇位。
他登上皇位之后,把从前几位兄弟幽禁在宗人府,留下来几个他觉得没有威胁但又能体现他兄友弟恭的弟弟,果郡王就在其中之一。
虽然果郡王也是与皇帝争皇位,但没有落得与八王同样的下场。
皇帝对八王的感情可以说是由爱生恨,恨到甚至连与八王亲密接触的人都厌恶。
比如说他的三儿子弘时,之前在王府时期,弘时便时常跑到隔壁的八王府上玩耍。
皇帝与八王爷之前的兄弟感情极好,连住的王府都要挨在一起建。
但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闹掰了,但弘时并没有察觉,还是一如既往去隔壁府上找他八叔叔玩。
这些年皇帝对弘时不管不顾,看似是弘时生母失了宠,但实际上也有他犯了小心眼,看不惯弘时与隔壁八王府关系密切的原因。
而那果郡王年纪小,加上他母妃没有任何家族依靠唯有宠爱,对皇帝来说威胁没有八王爷那般大。
加上他登基已经处理一批兄弟了,总不能把所有的兄弟都处理吧,那样会落一个暴君的称号。
何况果郡王的母妃,在先帝驾崩之后,便削发为尼,请辞去了甘露寺。
那果郡王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游历山水之间的潇洒王爷。
种种因素下,小气的皇帝也能容得下那果郡王,与其上演一番兄友弟恭的场面。
皇帝这几日在御花园遇到一位女子坐在秋千上吹箫,他被发现时镇定自若,还让那女子猜猜他是谁。
当那女子口中不确定他的身份时,便起了逗弄之心,故意说他是果郡王。
皇帝本就知晓果郡王在民间的名声,也知晓眼前的女子究竟是谁。
当他套上果郡王的名头时,便不自觉沉迷在风流倜傥王爷的身份,开口调戏与他记忆相似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