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边堆了个小山。
“咱们在这称重还是回去?”晏父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回去吧,本来也要带回去的,何必多跑一趟。”
“行。那我去把马车赶过来。”
苏钰瑾说完就打算走。
“不用,用驴车就是,你那马车用来搬玉米不合适。”晏福满拒绝了苏钰瑾,叫住晏海让他去架驴车,顺便把村长家的牛车借过来一起。
两辆车搬了七八趟才把所有玉米搬到家里,全部堆在院子里。
晏父去杂物房把秤拿出来,最后加一起一共有一千五百多斤,再加上晏汐他们吃和留下的,差不多一千六。
这个产量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都快赶上土豆了,两亩地不到能有这么多,已经很高产了。”晏父声音都有些颤抖。
这个结果在晏汐意料之中,空间产出的玉米本就比外面质量高一些,加上古代很多作物产量不高,这九百斤一亩地确实很多。
只是跟现代那些动不动千斤的比起来算不得什么了。
“好好好。”周永怀一连说了三个好,还大笑了几声。
除了晏父这里就他最激动了。
“这些玉米先收起来吧。”
说完又看向苏钰瑾:“公子打算何时上京,此事宜早不宜迟。”
“再过半月,你这段时日也可以准备着,到时候一起走就是。”
“那下官就多谢大人了。”
周永怀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住,当着众人就给苏钰瑾行了个礼。
好在苏钰瑾手快,把人扶住了:“不必多礼,你都已经叫小汐侄女了,我也算半个侄女婿了吧!”
“是是是,怪我一时激动。”
周永怀笑笑,没再说客套话。
玉米摘回来也不能就这么堆着,于是送走周永怀后两家人加班加点,学着晏汐的样子把玉米剥皮串了起来,全部放在了地窖里。
随着时间越来越逼近七月,气温也来到了一年最高,地里的水稻因为气候今年长得格外好。
晏家商量了一下决定现在就开始收回来吧,走之前总要把地滕出来不是。
村里不少人看到晏家已经收水稻了,想了想也跟着凑热闹。
去年那小麦就是因为有晏家的通知才能全部收回来,跟着一起准没错。
紧锣密鼓的秋收算是开始了。
晏汐并没有跟着下地,她家才一亩地的水稻,一个早晨也就差不多了。
倒是红薯土豆,离收获还有一个多月,到时候他们也没时间了。
想了想只得请村里人帮忙,谁家愿意挖到时候除了交税的给自家七成就是,其他的就是帮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