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并非信口开河。
穿越前他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清朝年间,大兴安岭的黄金年产量达1万两。
他们为掘金开设的驿站,沿黑龙江上游左岸向西延伸到额尔古纳河畔,铺就了北方的黄金之路。
据他所知,肃慎也沿着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开设了不少这样的驿站。
他们在大兴安岭中发现的金矿绝对不止这一处。
“兄弟们!”
赵安示意众军安静道:“为了金子,为了大兴安岭和整个东北,这一战不容有失!你们吃饱喝足,好好休息,咱们一定要把他们全给宰了!”
“遵命!”
一将拿出压缩饼干咬了一口道:“王爷,您让人做出来的这东西真是既好吃,又填肚子,实乃行军必备!”
他身旁的一个将军晃了晃手中的罐头道:“要我说,还是这东西好!咱们这一路就没有缺过肉,还有腌制的蔬菜瓜果,嘿嘿嘿!”
说着,他拿出一小截黄瓜咬了一口,那真是嘎嘣脆。
赵安笑了笑道:“如今咱们赵家军的后勤和在西北时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不过在这冰天雪地里打仗,就是要靠后勤来支撑,不然根本没法打!”
“不出本王所料的话,今年这雪下得那么早,还下得那么大,一定会让鞑子和肃慎窃喜不已!他们估计会断定,天气越冷,咱们越往北,也就会越困难!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他们为何会拱手送出辽河平原了!”
其实早在去年年尾的时候,他就安排人手暗中钻研和生产压缩饼干、罐头、折叠帐等一应物品了。
今年逐渐开始生产,而且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但兵马太多,消耗注定巨大。
所以在打高句丽的时候,他都没舍得拿出来用。
花钱要花在刀刃上。
这些东西也是如此。
它们能在东北之战中发挥更大用处。
给将士们打造御寒之物,也是与此同步进行的。
以随他进入大兴安岭的这路兵马为例,将军和精兵穿的即便不是保暖极佳的裘衣,也是丝棉袄。
纵使普通兵卒穿在里面的也是没有偷工减料的絮衣。
那么多将士,穿这么硬核的御寒里衣,花费可是惊人的。
以往各朝用的多是价值低廉的麻絮或者胡乱填充的“缊袍”。
更何况他们穿的甲胄都有更厚的衬垫,每个人还拥有颇厚的披风。
为了有效御寒,兜鍪亦是特意做了改进,能够避免双耳被冻伤。
手上也会戴皮质的手衣,也就是手套。
他们穿布袜的同时,还会穿上用皮革制成的靴履。
铺盖多用毡毯和毛皮褥子。
这一整套下来,赵安可以万分笃定地说,哪怕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敌军也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