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第29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建设(第4页)

第29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建设(第4页)

夹石落寨游击大队:7月成立,大队长冯仁刚,副大队长冯大权。

-

石灰游击大队:7月成立,大队长杜显贡,副大队长吴应春。

-

池塘游击大队:7月成立,大队长张万珍(后因叛变被处决)。

-

旧寨坝游击大队:6月底成立,大队长吴国仕、唐树洪,副大队长任永丰,红军代表邓吉星。活动于印江县上大井溪的白沙漠、照东岩、下寨坝、生猫坝一带。

主要活动在川黔边的游击大队

-

南腰界游击大队:6月底由红军代表覃实安等协助建立,大队长池宽成,副大队长符公荣。这支游击大队包括楠木箐、香田坝、红岩坪、大坝场、柏杨坳、厚木耳、甘家堡、田坝等8支游击分队,共100余人。游击队成立不久,就打了杨光少、陈良图等10多户土豪。

-

唐家溪游击大队:7月初由红军代表覃实安、江绍之、汤福林等协助建立,大队长吴永发(后被敌杀害),副大队长吴永启。包括唐家溪、垮土湾、高石、孙家坝等4支游击分队,共80余人。战斗力较强,与红军一道在川黔边战斗20余次。

-

大坪盖游击大队:6月底由红军代表陈世清等协助建立,大队长陈良玉(后在龙溪河边被敌杀害)。包括大坪盖、土门、白溪口等3支游击分队,共40余人。

-

龙池游击大队:7月上旬由红军代表陈世清等协助建立,大队长周廷湘。有队员30余人。包括龙池、山羊溪、易家坨、大坡等4支游击分队。建立后,就打了罗金仁、欧松廷等10余户土豪。

-

麻阳土溪游击大队:7月成立,大队长黄绍阳,辖3支游击队:大土坪游击队,队长李明许,副队长胡见然,队员30余人,活动于大土坪、猫山、客店坳、篾梳、茶园、大树湾、花果坪、土溪等地。9月,编入红七师二十六团;麻阳老寨游击队,队长罗国栋,副队长胡伯四,队员20余人,后与严家坡、陡坎子、小沟、麻阳胡街的游击队编入红七师二十六团;土溪游击队,队长黄福胜(后因与国民党营长欧松廷勾结,贪污大烟等物被处决),队员60余人。

1934年7月,在松桃境内成立的3支游击队,编入川黔边独立团。坝木游击队,队长吕志坤(同年8月被土豪杀害),副队长吕志向,队员30余人;黄泥堡游击队,队长陈华富,副队长陈树南,队员28人;关子门游击队,由川黔边的施家、天台、关子门、陆坪等地的游击队联合组成,队长符公荣,队员40余人。同时,还建立2支游击大队,3支游击队,其组建情况是:

-

严家坡游击大队:7月成立,大队长李满山。队员160余人。辖3个支队:钟鼓坡支队(与印江瓦屋、大田游击队联合组成),支队长陈发荣(在长担土作战牺牲),队员42人。活动于前寨、吴家树、交坪、篾稿、坝木及麻阳一部分地方。后编入黔东纵队;寨地支队,支队长罗名贵,副支队长李守芬、冉崇全,队员76人;天堂支队,支队长莫顺江(后叛变被杀,由陈文轩继任队长),副支队长郑永昌,队员50余人。寨地和天堂游击支队后编入红七师二十六团。

-

岩柯坝游击大队:8月成立,大队长彭学校,副大队长胡正达,队员100余人。辖3个中队:一中队队长胡成连,二中队队长钟世春,三中队队长杨志清。这个游击大队包括岩窠坝、克月坡、化稿坪、喻家沟、杨家沟、晏家山、邱树堡、斜板沟、何家铺、望排、赵家沟、枣子坪、官庄、红石板、叶家寨、凯梭、凯场溪、地稳等地的游击队。

-

猫山游击队:7月成立,队长罗国周,副队长郎永定,队员60余人。后编入红七师二十六团四连;张家湾游击队。7月成立,队长陈本规(1937年5月被土豪杀害),副队长陈本信,队员60余人,后编入红七师二十六团四连;田坝游击队,7月成立,后与浑泉游击队合并。队长伍永孝,副队长田庆凤,队员60余人。后编入黔东独立师警卫连。

此外,印江沙子坡、喻家岩、罗南溪,以及松桃麻阳的游击大队,除松桃一部分编入黔东纵队和红七师外,其余均编入川黔边独立团。

五、黔东独立师

黔东独立师是在黔东苏区反“围剿”斗争中,根据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于1934年9月底在沿河县淇滩由黔东纵队和沿河、德江等独立团组建而成,隶属红三军领导,任命贺炳炎为师长,熊仲卿为政委,冉少波为副师长。它的建立,标志着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建设有了长足发展,苏区的游击武装向正规化的红军迈进了一大步,并为红三军的扩充准备了后备力量。同年10月下旬,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后,重新组建了红二、六军团黔东独立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