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就带着第一师向西而来,准备到黄梅县给疯虎(袁培)助战。
却不曾想,到了黄梅县,却听说张总兵你竟然带着车骑第二师来了个千里大奔袭。
你们已经打了大胜仗,我老胡就过来见见两位老兄弟,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快给我说说,你们这仗是怎么打的?
净是神仙仗啊,听说,一战歼敌三万有余!"
话音出口,也到了护民军的晚餐时间。各部传来的消息是,俘虏们都安置完毕。
后勤兵端上饭菜,三人就在桐城的县衙大堂里边吃边聊。
首先是张和、袁培细致地给胡三介绍了,这次硖石关大捷的前因后果。
胡三听完,再次对张和伸起了大拇指:"兄弟,当时在都督的亲卫队,我们就知道你是心中有成算的,却没想到如此有成算。
你咋就能知道,硖石关一定有仗可打呢?"
提到杨平,张和恭敬地说道:"老胡啊,咱老张多少本事,你也是知道的。
硖石关这个地名,都督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曾经提到过。
只要用心,总能有印象的。
所以,我听说陈纪他们要南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南北要冲硖石关。"
当着自家兄弟,张和也不用显摆自己有多智慧,把功劳安在杨平的头上,但也不是拍马屁的硬安排。
而是杨平当时给他们上课时,天下数得上的雄关、险隘,全给他们介绍过。
就听胡三说道:"老张这么一提,我也有点印象了。
当时,都督还给我们说了南郡有个华容道,比较险峻,不过此次,我们攻略南郡,倒是没走这条路。
倒是攻略荆南四郡时,走了不少冤枉路。"
反正,此时比较轻松,饭也吃完了,袁培就急切地说道:"老胡,你给我们讲讲荆南四郡的战事呗。
让兄弟我听听,你们第一镇近四万多雄兵,打那一万多荆南的郡兵,怎么还会费了将近一个月的功夫?"
袁培这话一出口,胡三有点不高兴,但也知道自己这位兄弟过于大大咧咧,没有嘲笑他们的意思。
张和给解围了一句:"老袁,你是不知道荆南四郡有多大,几乎相当于整个豫州加上徐州的面积了。"
张和这话,胡三爱听。于是,三个人就端起茶杯,听着胡三介绍他们攻略荆南四郡的战事:
护民军第一镇主力步兵,在5月23日抵达南郡的治所江陵城。
但是5月下旬,长江、汉江地区均普降大雨,长江水面一时宽阔无比,波涛汹涌。
张辽、贾诩等人,就命令在长江北岸集结的护民军第一镇3万余人,在此展开训练,适应大江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
这时,杨平给他们南征准备的一万多顶纱帐就派上了大用,平均3个士兵一个纱帐,足以保证他们在蚊虫泛滥的云梦泽地区,睡一个好觉。
就连胡三都感慨地说道:"都督真是细心,给我等准备了丝绸制的内裤。
可别小看这玩意,要是没有这种内裤,我们还像以前一样内里空荡荡的,那玩意儿早就让蚊虫叮得不像样了。"
因为杨平给第一镇准备的物资十分充沛,出战前,又婆婆妈妈地各种叮嘱张辽等第一镇的各级军官。
到达长江沿岸以后,张辽等人,认真地执行了杨平给他们写的《关于进攻江南地区防止非战斗减员的指南手册》,让士兵们展开了将近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
在此期间,由南郡升格为荆州的荆州州长王成(这位太平民团坚定的革命分子),
带着从汝南郡以及军中抽调的基层干部,开始对长江以北地区南郡20多个县进行分田编户。
最终按照杨平的要求,南郡在长江以北的各县编成为11个县。
在6月初九统计之时,确定此时的荆州共有人口170余万,算得上是天下人口最多的郡(主要是因为战乱,从各地到南郡来避难的人员太多)。
安定了长江以北的地盘以后,在6月上旬,护民军水军第一师从汉口方向逆江而上,来到了江陵城附近。
而张辽他们在此期间,也搜罗了大量的船只,雇佣了已经被分发土地的农夫,开始部署渡江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