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走在最前面,靴底踩过潮湿的金属格栅,发出轻微的回响。她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身后队伍的脚步节奏压得很低。t-7管廊入口比预想中更窄,两侧墙体布满锈蚀纹路,头顶的通风口只剩几根扭曲的支架悬着。空气里有股说不出的闷味,像是机油混着湿土,又掺了点烧焦的塑料气息。
她抬手示意停步,从战术腰包取出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屏幕亮起,数值波动了一下,随即稳定在临界值边缘。不算致命,但长时间吸入会让人反应迟钝。
“绕道。”她低声说,“走上方钢架,避开主通道。”
技术员蹲下检查地面裂缝,指尖刚触到边缘,忽然缩回。“底下有电。”
林晚蹲下来,借着手电光看去。裂缝深处泛着微弱蓝光,是残余电流在金属骨架间游走。她闭眼,集中精神,睁开时目光已锁定前方一名队员的眼睛。能力开启的瞬间,对方脑海中浮现出混乱的画面:一片灰雾中,几道红色区域不断闪烁,那是他体内感官被干扰后形成的错觉地图。
她迅速判断出高浓度气体与带电区域的分布规律,伸手在空气中划了两道线。“从这里,再斜向左三米。标记电压点,留信号贴纸。”
队伍缓慢挪动,踩在悬空的钢梁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两名队员负责布设临时绝缘垫,一人在后方收尾关闭通讯频段,防止信号引发连锁反应。林晚走在最后,盯着前方拐角处的一片阴影。那里原本该有一扇检修门,现在只剩半截铰链挂在墙上。
转过弯后,地势开始下降。积水漫到了脚踝,水面上漂着黑色油沫。林晚停下,从防水袋里取出一张折叠的局部结构图,对照墙面刻痕确认位置。他们已经进入中段区域,距离数据接入舱还有不到四百米。
“保持间距,别碰墙壁。”她提醒。
刚说完,右侧墙体突然传出一声轻响。不是爆炸,也不是坍塌,而是一种机械齿轮咬合的声音。紧接着,三个拳头大小的装置从墙内弹出,表面环形灯由暗转红。
“隐蔽!”林晚一把拽倒身边队员,自己扑向一根支撑柱后。
声波弹发射的刹那,整个通道像被锤子砸中。耳膜嗡鸣不止,有人跪倒在地,双手抱头。一名队员脚下一滑,差点跌进下方深坑,被旁边的同伴死死拉住手腕。
林晚靠在柱子后,呼吸放慢。她知道这种设备——非致命性驱赶装置,靠高频震荡扰乱平衡感,通常用于封锁重要节点。但她没见过它们会被远程激活得如此精准。
她再次闭眼,凝神。这一次,她的视线落在其中一个装置的信号接收端。能力启动,眼前闪过一段极短的信息流:一个编号、一个倒计时、一条加密指令路径。控制源不在本地,而是通过地下光纤网络远程接入。
“切断主控线。”她睁开眼,声音压得很稳,“它依赖中央信号维持同步,只要断开一次,重启前会有三十秒空白期。”
机械拆解员立刻上前,在队友掩护下撬开墙侧接线盒。他的手很稳,剪断第三根线时,三台装置同时熄火,缓缓缩回墙内。
林晚靠在墙边喘了口气。这是今天第二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她能感觉到太阳穴有些发紧,像有细针在里面轻轻扎着。但她没时间休息。
“继续前进,加快速度。”
他们又走了约一百米,前方出现一道铁栅栏门,上面挂着电子锁。技术员正准备破解,外面忽然传来沉闷的雷声。紧接着,头顶管道开始滴水,很快变成细流,再后来,整片天花板都在渗水。
“暴雨来了。”对讲机里传来苏悦的声音,信号有些断续,“气象监测显示东环区域降雨量骤增,地下水位正在上升。”
林晚抬头看去,水流顺着通风管灌进来,带着泥沙砸在头上。她迅速估算水位上涨速度,发现再不撤离,低洼段将在二十分钟内完全淹没。
“撤到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