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西区通道尽头的监控画面,那道裂缝边缘的蓝光在她视网膜上留下残影。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压在终端边缘,指甲缝里还嵌着之前换阵列时蹭上的金属碎屑。陈锐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带着迟疑:“光谱分析出来了,波长匹配度98。6%,和你笔记里的闭环模型一致。”
她没应声。脑子里转的不是技术参数,而是前世实验室里那台被锁在档案室的原型机。她从没对外公开过完整的推导过程,连周教授都只看过前半部分。可现在,敌人不仅复现了它,还把它塞进攻击装置,贴在冷却塔外壁,像在示威。
“小周。”她开口,声音比自己预想的更稳,“把刚才那段监控倒回去,放大裂缝右侧三厘米。”
画面重新播放。灰尘飘落,光线偏移。就在装置启动的瞬间,墙缝里闪过一道极细的反射光,轨迹呈弧形,持续不到半秒。
“不是残留。”她说,“是实时反馈。他们在用墙体做能量导引。”
陈锐立刻调出结构图。东区、西区、北区的地下管网在屏幕上铺开,三条主线路交汇点正好位于旧港下方。如果敌人真的掌握了闭环供能技术,他们不需要强攻——只要在关键节点注入脉冲,就能让整个防御系统自毁。
“李铮。”她接通前线频道,“撤出东区高架通道,所有人退回第三层掩体。”
“东区现在很安静。”李铮的声音夹着电流杂音,“敌人刚被打乱节奏,没再推进。”
“正因为太安静。”她说,“他们换方式了。”
话音未落,主控屏突然跳出警报。东区第二层通道的能量读数骤降70%,不是被攻击,是内部断流。紧接着,三公里外的备用变压器爆出火光,监控画面闪了一下,黑了。
“不是佯攻。”小周猛地抬头,“他们主攻东区!情报说西区是重点,可他们根本没往那边加兵!”
林晚盯着热力图上迅速蔓延的红区。情报是半小时前一个匿名信道推送的,标注了西区为高危区域,北区次之,东区风险最低。他们因此把七成预备队压在西区,连干扰弹部署都集中在那边。可现在,东区防线像纸一样被撕开。
“调北区b组去东区。”她下令,“陈锐,切断西区非必要供能,把能源池调50%过去。”
“可西区还在承受压力。”陈锐盯着数据流,“如果他们趁机反扑——”
“他们不会。”她说,“西区的攻击是假的。从头到尾,目标都是东区。”
她走到刚撤下来的东区队员面前。那人脸上沾着烟灰,呼吸急促。林晚直视他的眼睛,能力开启。
视野瞬间切换。她看到的是撤退时的最后一幕:通道尽头,三个黑影从维修道爬出,手里拎着小型装置,外壳泛着哑光,和之前的不同。他们没开火,而是把装置贴在墙体接缝处,按下启动钮。下一秒,整条通道的照明系统同时熄灭。
她退出能力,后退半步。太阳穴突突跳,但比上一次轻。她已经看清了——敌人用了两套系统,明面上用旧型号打节奏,暗地里换新设备切断能源链。
“他们绕开了正面。”她转身对陈锐说,“不是攻防,是破坏基础设施。东区的攻击点不止一个,至少三处同时作业。”
“可我们的情报……”小周声音发紧,“说敌人主力在西区集结。”
“情报错了。”林晚打断,“或者,是被人改过的。”
她想起昨夜收到的那条“快结束了”。再往前推,是北区旧港的信号共振。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事实:有人知道她的部署,甚至知道她会怎么应对。而这份情报,来得太过及时,太过“合理”。
“小周。”她说,“查推送这条情报的信道来源。离线查,别走主网。”
“可这需要时间——”
“我知道。”她走向指挥台,“现在我们没时间了。”
她按下全域通讯键:“李铮,你现在的位置离东区第三层最近。带人从地下维修道穿过去,目标不是敌人,是那三处断点。我要你把备用线路接上,哪怕手动供电也行。”
“可维修道没有照明,地形复杂——”
“我会给你导航。”她说,“用单兵终端的残余信号,我来标路径。”
她调出东区地下结构图,手指划过三条主电缆的走向。敌人切断的是主干,但还有几条老旧线路没被纳入系统监控。只要接通其中一条,就能撑住东区屏障十分钟。
“小周,启动应急信标阵列。”她继续下令,“把信号反射强度调到最大,我要看到地下区域的实时拓扑。”
键盘敲击声响起。三分钟后,一幅粗糙的三维图浮现。维修道的走向、墙体厚度、电缆位置,全都以灰线标出。她在图上画了三条路径,最短的一条穿过一段废弃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