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盯着那根几乎静止的进度条,指尖在桌沿上轻轻敲了敲。
节奏和刚才一样。
她收回视线,转身走向主控台。小舟正低头核对数据流,听见脚步声抬了抬头。
“他还在解?”林晚问。
“卡住了。冗余层太多,他得一层层剥。”小舟声音压得很低,“要不要现在切断?”
林晚摇头:“让他看下去。我们等的不是他停下,是别人听见。”
她打开内网通讯面板,输入苏悦的名字。
“准备直播设备,三十分钟后上线。”
苏悦从休息区快步走来,手里还攥着刚打印出的舆情报告:“现在?外面那些人还在闹,平台审核都没过,贸然露脸太危险。”
“正因为他们闹,我们才不能藏。”林晚调出一段视频素材,画面里是东区新建医疗站的夜间监控——凌晨两点,护士推着药车穿过走廊,病房里亮着微弱的灯。“你看这些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用的呼吸机,靠的是残渣转化的稳定能源。一旦研究停了,最先倒下的,就是他们。”
苏悦没说话,目光落在视频角落的时间戳上。
“我不指望所有人立刻信。”林晚关掉画面,“但得有人先开口。不然,真相永远赶不上谣言的速度。”
十分钟后,直播信号通过林晚个人账号发出。封面没有标题,只有一行手写字:“如果你害怕,我想告诉你真相。”
弹幕刚开就炸了。
“骗子也配说话?”
“上次爆炸死了七个人,你们还记得吗?”
“让科学家出来,别让这个女人代表我们!”
林晚坐在镜头前,背后是实验室主控墙。她没看提词器,也没念稿。
“你们说的七个人,我记得。”她声音平稳,“那天我负责收尾数据,亲眼看着救援队从废墟里抬出最后一个孩子。六岁,戴着蓝色口罩,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
弹幕刷得慢了些。
“我们不怕承认错误。c区那次事故,是因为监测频率从每分钟一次降到了每五分钟。不是技术问题,是有人故意删了自动提醒程序。”她顿了顿,“现在,他们又想让我们停下。可如果停下,下一个事故来的时候,我们连五分钟的反应时间都没有。”
有人开始问:“那你说怎么办?”
林晚调出一张地图,红点密密麻麻覆盖东区:“这三百万人口里,有三万慢性病患者依赖残渣能源维持治疗。医院、净水站、应急通讯基站,全都连在同一个供能网络上。停掉研究,等于切断他们的命。”
“可你们的数据谁来监督?谁能保证你们不说谎?”
“你可以来。”林晚看向镜头,“每天上午十点,实验室开放两小时。谁想看原始数据,谁想查设备日志,都可以进来。我不拦。”
弹幕沉默了几秒。
然后有人打出一行字:“……你说的是真的?”
林晚没回答。她只是把摄像头转向主控台,让所有人看到实时跳动的活性曲线。
直播结束时,热搜话题的上升曲线终于开始平缓。转发量不再暴涨,评论区多了几条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