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障中的反光还在主屏上残留了一瞬,林晚已经转身走向控制台。她没再看那道金属般的反光,手指直接敲在终端输入框,声音平稳:“调前四次攻击的方位、时间、能量衰减值,叠加c区地形热力图。”
小舟立刻执行。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三维地形图逐渐浮现,四个红点依次亮起,呈螺旋状向中心收束。林晚盯着落点轨迹,拿起白板笔,在投影前画出一条渐进曲线。
“每次偏移0。7度,高度递减1。8米。”她圈住最后一个落点,“不是扫描,是校准弹道。它在模拟全面打击前的射击诸元。”
老陈站在她身后,眉头锁紧:“你是说,它在拿我们练手?”
“不是练手。”林晚放下笔,“是建模。它通过攻击反馈的延迟,测算我们的响应速度、修复效率、人员调度节奏——我们在防御,它在收集参数。”
苏悦从角落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刚拆下的信号模块:“那我们之前的诱饵策略,它可能已经识破了。”
“不,它没识破。”林晚摇头,“但它正在逼近真相。我们演弱,它就试探;我们藏,它就校准。它的目标不是摧毁,是确认。”
空气沉了一瞬。
小舟忽然开口:“可如果我们一直被动应对,迟早会被摸清底牌。”
“那就别被动。”林晚走到轮值表前,手指点在换班时间栏,“敌人选在b区断电后十七分钟发动第三轮攻击,那时我们刚完成设备转移,警戒最低。第四次攻击在c区雾障布设完成后的第三十九分钟,正值夜间轮岗交接。”
她顿了顿:“两次都在换班间隙。不是巧合。”
老陈皱眉:“你是说,它在观察我们的作息?”
“它在学习我们的节奏。”林晚调出监控日志,“每一次攻击,都选在我们最松懈的节点。它不需要看到人,它听得出设备启停的间隔,算得出反应延迟。”
苏悦抿了抿唇:“那我们得打乱节奏。”
“不止。”林晚看向她,“我们得给它一个假节奏。”
小舟抬头:“你是说,主动制造漏洞?”
“对。”林晚点头,“它要探测,我们就让它探。但探进去的,是陷阱。”
她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条指令:
1每六小时人为关闭某区监控10秒,制造“防御盲区”;
2换班期双人重叠值守30分钟,三重口令验证;
3b区布设假心跳信号,模拟人员活动。
“我们不藏。”她说,“我们演一场‘疏忽’。”
老陈盯着方案看了几秒:“风险太大。万一它真打进来——”
“它不会。”林晚打断,“它现在要的是数据,不是结果。我们越乱,它越谨慎。我们越破绽百出,它越愿意花时间验证。”
苏悦却没立刻回应。她站在白板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帽,眼神落在“假心跳信号”那一行。
林晚注意到了。
她没说话,只是缓步走近,目光落在苏悦脸上。集中精神,凝视她双眼。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刹那间,苏悦的脑海如镜面展开——画面快速闪回:医院走廊、心电监护仪的绿线、母亲苍白的脸。紧接着是实验室爆炸的火光,林晚倒下的背影。情绪翻涌:恐惧、自责、害怕重蹈覆辙。
不是动摇,不是怀疑,而是怕自己撑不住。
林晚收回视线,心跳微沉。
她抬手,将白板上的“假心跳信号”圈出,递给苏悦一支笔:“你来定参数。”
苏悦一怔。
“你比谁都清楚,什么样的生命信号最像真。”林晚看着她,“交给你。”
苏悦握紧笔,指节微微发白,但眼神稳了下来。她走到终端前,调出生物信号模拟库,开始输入心率波动曲线。
老陈看了林晚一眼,没说话,但眉头松了些。
小舟低声问:“万一它发现信号是假的呢?”
“那就让它发现。”林晚走到主控台,调出残渣波动图,“我们给它真数据,也给它假破绽。它越自信,越容易踩进我们设的逻辑陷阱。”
她指向能量回流曲线:“上次反射波显示,它从南偏18度方向来。如果我们在这片区域制造一次‘意外’断电,再配合假心跳信号突然中断——它会认为这是我们的防御崩溃。”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