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站在罩外,记录册摊开在支架上。她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凝视残渣。能量网正在重组,光点密度增加,距离峰值还有三分钟。
“启动。”她说。
技术员拧动发条,按下开关。仪器发出低沉嗡鸣,底座开始轻微震颤。频率缓慢上升,接近R-113。
残渣表面蓝光微动,像是回应。
一秒,两秒……震动频率与残渣脉动逐渐同步。波形监测仪(手动记录)显示,残渣能量波动幅度开始与仪器震动频率一致。
同步了。
林晚屏住呼吸。残渣内部光网稳定下来,不再是随机分裂,而是随着震动节奏规律明灭。她看到,在峰值来临前五秒,光点突然向中心汇聚,形成一个短暂的几何图案——三角嵌套圆,边缘有刻度线。
她立刻记下。
就在峰值到来瞬间,共振仪发出尖锐金属摩擦声。发条失控,频率骤增。残渣蓝光猛然暴涨,隔离罩内气压突变,玻璃表面浮现蛛网状裂纹。
“关掉!”她喊。
技术员扑过去切断动力。震动停止。
三秒后,残渣恢复原状,蓝光退去,像什么都没发生。但地面散落着几片碎玻璃,是罩内层压板崩裂所致。无人受伤,但实验区警报灯亮起,红光在墙上扫过。
林晚走进去,蹲下,拾起一块碎片。边缘光滑,没有应力断裂痕迹,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瓦解。她翻过手,掌心旧伤突然抽搐,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剧烈。
她站起身,把碎片放进证物袋,贴上标签:R-113实验A,失败。
回到指挥棚,她打开终端,调出共振仪最后三秒的震动曲线。在失控前,有一段0。6秒的完美同步波形。她截取下来,标记为“R-113-0。6”,存入加密文件夹。
窗外,天色渐暗。废墟边缘,几处临时照明灯陆续亮起。运输队还在工作,张某的身影在车灯前晃动,正指挥卸货。
她没再看他。
翻开记录册,在“R-113”下方新增一行:
“可同步,但反噬风险极高。
峰值时出现几何符号,疑似编码。
掌心伤处对R-113有反应,强度随同步率上升。”
她合上册子,指尖在封面上停了片刻。
有些事,还不能说。
但她知道,那团残渣,不是在等待被研究。
它在等一个频率。
刚好能唤醒它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