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吩咐东皇太一研究星象定位。
这背后实则有着深远的谋划——为日后的出海大业做铺垫!
这些年,秦国在秦明的推动下。
虽然过程秦明只是提出想法,并没有亲力亲为。
但终是取得显着成效,秦国境内基本不再有饿殍遍野的惨状。。。。。。
然而,秦明深知,一旦秦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大业。
版图急剧扩张的同时,人口也将成倍增长!
届时,即便没有遭遇什么天灾。
粮食短缺问题也会如一座大山一般,极有可能将大秦王朝压垮!
毕竟,百姓若食不果腹。
那历史上那场撼动王朝根基的农民起义,或许就会再次上演。。。。。。
如今的时代,远非明朝那般航海经验丰富。
战国末期,一切都尚在萌芽与探索阶段,尤其是出海远航的经验,几乎是点儿都没有。。。。。。
齐国,算是在近海航行方面略有些经验,但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那么,出海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在一眼望不到边际海洋里,能够比较准确的辨别方向。
否则,即便拥有再精良的船只、再多的人手。
也难逃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最终船毁人亡的命运。。。。。。
而在这个科技匮乏的时代,借助星象来指引方向,无疑是最为可行的办法。
星象,就如同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卫星,高悬天际,默默记录着天体的运行规律。。。。。。
恰好,阴阳家最为擅长的领域,便是观测星象!
作为道家的分支,单论星象研究,即便是在道家内部。
天宗与人宗在这方面的造诣,恐怕也难以与阴阳家一较高下。。。。。。
提到出海,自然离不开船只。
秦明曾有意将造船之事托付给公输家。
公输家技艺精湛,在机关术的领域声名远扬。
但秦明转念一想。
公输家目前承担的任务已然算是很重了。。。。。。
况且他们大多是北方人,对水事颇为陌生。
让这群“旱鸭子”去钻研出海的船只,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