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此议,当真是神来之笔!
‘敏妃’!
不入宫禁!
专司火器!
好!
太好了!”
他站起身,在御案前踱了两步,“思瑶的性子,若强行拘在宫中,让她学那些规矩,与脂粉钗环为伍,那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
是折了我大乾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
“让她留在工坊,继续她的研究,这才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玉儿,你不仅懂我,更懂思瑶,懂这江山社稷最需要什么!”
黛玉微微一笑,接着道:“再说沐瑶妹妹。
¨chang~ka¨n~h-u·?c¨,,她乃太上皇亲自指婚,身份特殊,是甄家嫡女。
她性情温婉柔顺,知书达理,身世坎坷,太上皇将她托付于你,亦有保全甄家、示恩旧臣之意。”
“入府以来,虽在澄心堂静养,但安分守己,令人怜惜。
我意,册其为‘淑妃’。
‘淑’者,温和善良,品性纯良也。
此封号既显其性情,亦合其身份与太上皇的旨意,给予她应有的体面与安稳归宿。”
贾琮想起寿康宫太妃临终托付,想起太上皇殷切的目光,也想起甄沐澜那双带着哀愁与坚韧的眼睛,点了点头。
“沐瑶……确实不易。
‘淑妃’之位,正合宜。
有玉儿照拂,她在宫中也能安心静养。”
黛玉的目光转向最后一人。
“最后是宝钗姐姐。
她心思缜密,处事周全,于府中、于坤宁宫风波时,皆多有襄助。
性情沉稳,识大体,顾大局,于内务管理上颇有章法。
论资历、论才干、论品性,皆是上上之选。”
“我意,册其为‘端妃’。
‘端’者,端正、端庄、明理也。
此封号既显其持重端方的性情,亦彰其处事公允、可为后宫表率的才干。”
黛玉特意强调,“宝钗姐姐与思瑶、沐瑶两位妹妹,皆居妃
位,各有所长,各安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