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着老旧的朝服,捋着花白长须,声音虽苍老却中气十足。
“贾琮年少有为,屡立奇功,陛下当重赏之,以彰其忠!”
弘元帝目光深邃,缓缓扫过殿中众臣,声音低沉:“贾琮之功,朕自有封赏。
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江南局势,安抚盐商百姓。”
就在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赵贞吉出列,身形瘦削,目光如鹰,声音冷冽。
“陛下,臣以为贾琮虽擒获北静王,但太子与二殿下在江南的过失不可轻饶。
若不严惩,何以正朝纲?”
弘元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手指轻叩龙案,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子与二皇子之事,待其回京后再议。
眼下江南未稳,北静王虽擒,余党未尽,诸卿当以国事为重。”
看着有些怒意的弘元帝,赵贞吉躬身退下,百官沉默不语。
退朝后,御书房内,鎏金烛台上的火光摇曳,映得紫檀书案上的奏折泛着幽冷的光泽。
弘元帝独坐于龙椅之后,手中摩挲着贾琮的奏折,指尖在封皮上缓缓划过,目光深沉如渊,似在思索着什么。
殿内寂静无声,唯有窗外微风吹动竹帘,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弘元帝低声自语,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复杂:“贾琮……太上皇?”
他的目光投向奏折,脑海中浮现贾琮的身影。
那个年少却老成的定国公,行事果断,智谋深远,短短数日便擒获北静王,平息盐商之乱,功绩之盛,足以震慑朝野。
然而,贾琮的崛起之快,以及今日太上皇旧臣对他的明里暗里支持,却让弘元帝心中生出一丝警惕。
他缓缓起身,踱至窗前,目光投向紫禁城外的晨雾,声音低沉:“戴权。”
戴权连忙上前,躬身道:“奴才在。”
弘元帝目光深邃,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寒意:“传旨,命贾琮速速押解北静王回京,朕要亲自审问。”
戴权低头应是。
。。。。。。
大运河上,官船破浪而行,船身在江水的推动下微微摇晃,发出低沉的吱呀声。
晨雾尚未散尽,江面笼罩着一层薄纱般的雾气,两岸的青山隐约可见,宛若泼墨山水画。
江风猎猎,带着湿冷的寒意,吹得船头的旗帜猎猎作响。
贾琮负手立于船头,玄色披风在风中翻飞,袍角被江风掀起,露出腰间佩剑的寒光。
他的目光深邃,凝视着远处的江面,似在思索着即将到来的京城风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身后甲板上,北静王水溶被粗重的铁链锁住双手,斜靠在船舷旁,银质面具早已被摘下,露出一张苍白却依旧俊美的脸庞。
“贾琮。”
北静王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讥讽,打破了江上的寂静,
“你当真以为,擒了本王,就能高枕无忧?”
贾琮未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江面上,语气淡漠。
“王爷有话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