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得青砖地面泛着幽幽的光泽。
窗外寒风呼啸,卷着残雪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衬得室内愈发静谧。
书架上古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案几上摆着一方端砚,墨迹未干,透着书卷气的雅致。
林如海将手中的青瓷茶盏轻轻搁在紫檀案几上,瓷器与檀木相触,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
他抬眼看向对面的贾琮,锦袍在烛光下泛着微光,沉声道:“琮儿,陛下今日召我入宫,命我追讨朝中勋贵拖欠国库的银两。”
贾琮眉头微挑,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此事棘手。
朝中权贵借贷成风,少则数千两,多则数十万两,积弊已久。
若要一一追讨,无异于与满朝文武为敌。”
“正是。”
林如海叹了口气,端起茶盏却未饮,目光投向窗外的雪影,
“这些欠债之人,多是根基深厚的勋贵与重臣。
若强硬追讨,恐引起朝堂动荡。
若敷衍了事,又辜负圣恩。”
贾琮沉思片刻,忽而眼中精光一闪,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舆图,摊开在案几上。
舆图上标注着大周各地的州府,墨迹清晰,尤以江南几处标记最为醒目。
他指着图上的金陵、扬州,低声道:“岳父,我倒想到一策。
臣曾向陛下提议设立官办钱庄,只是当时时机不成熟,未及推进。
如今,倒是个契机。”
林如海一怔,目光落在舆图上,若有所思:“你是说……将追讨欠银与钱庄之事结合起来?”
“正是。”
贾琮点头,蘸了茶水,在案几上画了个圈,语气沉稳,
“我朝富户藏银,多购置祭田祖地,为何?只因祭田不似金银珠宝,抄家时受律法保护,不予抄没。
若能以此为突破口,诱使勋贵将藏银吐出……”
林如海目光渐亮,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贾琮微微一笑,声音低沉而清晰:“我们可以设立‘官银号’,专为勋贵富户服务。
存入此处的银两,可享三大特权:一、永不抄没;二、绝对保密;三、子孙继承。”
他的语气铿锵,每说一句,便在案几上点一下。
“永不抄没?”
林如海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此言何意?朝廷若要抄家,银两岂能豁免?”
“岳父且听我细说。”
贾琮压低声音,眼中透着几分自信,
“陛下急需充实国库,而勋贵们最怕的就是一朝失势,家产尽失。
若官银号能以朝廷名义担保,存入的银两永不抄没,何愁他们不踊跃存银?这些银两虽名义上归户主所有,实则由朝廷掌控,等于将他们的私财变成了国库的储备。”
林如海捻须沉思,眼中精光闪烁:“你是说,以‘永不抄没’为饵,诱使勋贵将藏银存入官银号?”
“不仅如此。”
贾琮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语气愈发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