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洒在紫禁城金瓦红墙上,銮殿内朝会正酣。
弘元帝端坐龙案,头戴通天冠,身披明黄龙袍,目光如炬,扫视殿内百官。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百官屏息,空气中弥漫着不安。
兵部尚书牛继宗手持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声音低沉。
“陛下!
大同急报!
鞑靼八万铁骑围困大同,韩总兵率三万守军死守城头,粮草仅剩三日,城墙多处受损,岌岌可危!”
殿内霎时寂静,百官面露惊惶,窃窃私语声渐起。
首辅温体仁眯起眼睛,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户部尚书毕自严皱眉,低声道:“三日粮草……大同危矣。”
弘元帝目光一沉,手指轻敲龙案,沉声道:“其他援军何时可到?”
牛继宗拱手,语气凝重:“回陛下,宣府两万援军已星夜兼程,然路途遥远,需七日方能抵达。
辽东援军更远,约十日可至。
户部粮草已拨,沿途驿站全力配合,绝无延误。”
“七日?”
弘元帝眉头紧锁,语气低沉,“大同撑不到七日!
贾琮的神机营如今何在?”
牛继宗忙道:“回陛下,贾琮率神机营三千精锐,前日抵达大同城外三十里。
军报称,他未入城协防,而是略作骚扰,截获鞑靼一批辎重,随后北进草原,深入敌后。”
“据贾琮飞鸽传书,他意在奇袭鞑靼后方,烧毁牧场粮仓,逼阿速台回师救援,以解大同之围。”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
礼部侍郎霍然出列,急声道:“陛下!
贾琮此举何其荒唐!
大同旦夕可破,神机营三千精锐若入城协防,或可稳住局势。
孤军深入草原,形同儿戏!
若被鞑靼铁骑围困,神机营必全军覆没!”
温体仁缓缓出列,声音低沉,字字如刀:“陛下,贾琮练兵有方,火器犀利,臣甚佩服。
然大同乃边关重镇,社稷屏障。
神机营乃陛下心血,贾琮却弃城不守,擅自北进,置三千精锐于险地!
若失利,大同必陷,边关危急!
臣请陛下速召贾琮回防!”
殿内附和声四起。
毕自严点头道:“温大人言之有理。
宣府援军虽需七日,但若神机营回防,内外夹击,或可拖延时日,待援军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