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打开了食盒,只见碗里躺着五个红中挂绿的荔枝,周宁很是惊喜,“哪里来的荔枝呀。”
“昨儿打招呼的同窗给的,姓许,家中有商队,估摸着是走了水路运过来,今天吃了你做的饭夸好吃呢,下午他家中仆从送过来一些荔枝,他送了一些给我,快吃,等回家了就没这好吃了。”
白居易的《荔枝图鉴》曾说这荔枝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儿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儿尽去矣’。
许家走水路运过来的,至少日夜不停过了三日了,而且他拿到手的时候还是凉的呢,可见一路都是用冰块护着才能这么新鲜。
这荔枝比寒瓜都贵重呢,也就镇上的有钱人家才能吃得起,周宁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吃呢,小心翼翼剥了一颗递到了沈临川嘴边,“沈临川,你尝尝。”
“我吃过了,你吃。”
许知凡一共送了他五颗,听说这一颗荔枝运过来价值千文,单冰块都用了不少,他家不做这生意,也就运过来自家吃吃。
要是沈临川没吃过自然稀罕,但他在现代没少吃荔枝,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就留了下来全给了他家夫郎。
“你吃吧。”
周宁举着剥好的荔枝硬要喂沈临川,沈临川偏头给咬了过来,“好了,剩下的你和爹一人两颗,不许在喂我了,我真的在学堂吃过了。”
周宁这才坐在车上小口慢慢品着吃了一颗,这荔枝真甜呀,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吃呢。
剩下的周宁小心给合上盖子盖了起来,一回去就先给了他爹两颗,又拿了一颗给了张小意,张小意捧着那颗荔枝高兴得不行,“宁哥儿,谢谢你呀,我还是头一次吃荔枝呢!”
又听说沈临川还帮他们接了个单子,更是高兴了,虽然今天带到镇上的蚊香都卖完了,但也不是特别好卖,现在有人主动过来买了自是高兴。
趁着现在还没有天黑呢,两人又在院子里揉了一些蚊香出来,周宁回来的时候手都是黑的。
两人头一次做小生意,第二天一早张小意就拎着篮子过来,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的蚊香,虽然头一天卖得不是很顺利,但好在都卖完了,两人还一道在镇上吃了凉面鱼呢!
沈临川拿了三十盘蚊香,给了六十个铜板,张小意哎了一声,“干嘛这么见外,给四十文就行了。”
“不好占你两的便宜,到时候你两不好分。”沈临川笑着给了铜板。
张小意也没客气了,“那我就收下了哈。”
到了镇上四人各自分开了,沈临川提着篮子也去了学堂,先把那十盘蚊香用纸包起来送到了后面的小院,人家没要他家束脩,若是送太贵重的东西人家也不要。
沈临川很是恭敬地递了过去,“我和我家夫郎弄了一些驱蚊的东西,夜里睡觉的时候点上一盘一夜好眠。”
王老夫子给收了下来,沈临川要走了又被叫住了,王老夫子轻咳了一声,“上次你送那豆腐血肠可还有,家中小儿喜欢吃,我买一些。”
“有,明日我带了送与夫子。”
“多少银钱我与你,都是乡下人家哪里能白要你的。”
沈临川行了个礼,“多谢夫子了。”
那豆腐血肠不仅他喜欢,家中的孙儿也喜欢,几个豆腐血肠拿回家去,头一天煮了一些出来,小孩子吃完了闹着又让他娘煮,没两天就吃了个干净。
咸香可口,又有韧劲,小孩子切上一根能吃上半天,家里几个小孩闹了好几天了,闹着让他在去买一些这豆腐血肠,他去哪里买呀,又不好意思开口找学生要,刚好借着这会儿开了口。
送完了蚊香沈临川就把学堂里同窗要的蚊香给发了发,都是用纸包裹起来的,还额外一人送了一油纸盒的清凉膏。
许知凡拿着那清凉膏闻了闻,刚还困呢,这一闻脑子都清醒了起来,“这东西提神醒脑倒是挺好,要是课上快睡着了朝着脑门抹上一些,这人立马清醒了。”
下午的时候窗边就点上了蚊香,屋里果然没有蚊子飞进来了,不少人纷纷来沈临川这买,“沈兄,明儿也给我带上一些呗。”
“不用人人都点这蚊香,若是屋子小,一个屋里点上一盘就够了。”
学堂大,今儿都点了四盘蚊香了,屋里蚊子也没有那么多了,要是咬了在涂上一些清凉膏,清凉止痒,果真好使。
许知凡用着果然不错,关键是便宜呀,这蚊香才两文钱一盘,清凉膏五文钱一盒,许知凡想着他家中祖父母还有爹娘,又在沈临川这买了不少。
到时候家中的仆从也都发上一些,省得夜里睡不好,白天干活出岔子。
看见众人围着沈临川,周有成咬了咬牙,什么好东西呀,一个个的围着沈临川,自从沈临川来了学堂,周有成就觉得他格外的碍眼,恨不得立马把人给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