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是吓唬马。
这也是后世战斗中对付象兵的最有效手段。
阿庇安在《罗马史》中说:“(汉尼拔战争期间)当交战的时候,罗马人的马匹一看见战象,嗅到战象的气味,队伍就乱了,开始逃跑”
。
那时对付象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假狮子,配合狮子的粪便,阻吓大象的靠近。
再到后来,就是利用声响了,声响的吓阻最有效的就是火药的运用。
马的智商比象更低一些,只要头马还有冲锋,马群就会下意识地跟上去。
可是杨沅的火器兵又不只是靠着声响吓阻这些战马。
弓弩或许不能马上对冲锋的头马产生杀伤效果,尤其是装备了马具护体的具装骑兵。
但是火炮和火铳能,弹丸可以轻易撕裂战甲的保护,对战马的肉身产生强大的杀伤效果。
而冲锋的头马一旦倒下,亦或因为剧烈的疼痛或恐惧而逃跑奔逸,整个骑兵冲阵就不战而溃了。
这时步兵一旦接近,上刺骑兵、下砍马腿,失去了奔跑动能的骑兵,便陷入了极大劣势。
……
杨沅的中路军冲击迅猛。
由于接敌迅急,左右两翼的西夏军又被时寒和郭棣的兵马缠住,他们的锋刃可以直指向前,杀向腹心。
这么做,杨沅自己也有陷入敌军的危险。
但是,他必须这么做。
只要和刘锜部进行接触,让刘锜部看到援军,刘锜部就会改变打法。
而且,由此焕发出来的巨大士气,可以让刘锜部的官兵,一个个化身“狂战士!”
刘锜部的剩余兵力可还不少,投入最终一战时,足有五万人。
这是杨沅在柔狼山上遗下的伤兵口中问出的消息。
杨沅本部人马,约有两万人,这两支人马一旦汇合,再加上军心士气的巨大变化,足以扭转战局,达到中心开花的效果。
不过,杨沅用来切入敌阵的兵马,一直是疯魔军团。
留在他本部的火器兵,他一直没有使用。
一则是疯魔军团就在他的直接指挥之下,有这支部队在,可以最大限度地帮他节省火器兵的消耗。
二则是在接战之后的俘虏口中,他问出了西夏三大王牌部队的存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他的火器,要用在战驼、铁鹞子、步拔子身上。
都说西夏铁甲可敌箭矢,他倒要看看,能不能抵得住一颗颗呼啸的弹丸、一颗颗“怪叫”
的铁片和铁钉。
因此,杨沅把火器兵放在了中军。
疯魔军破阵开路,步兵垫后扩大战果,火器兵中军待命。
一路杀来,随着缴获的战马投入战斗,杨沅的麾下,也渐渐形成了一支骑兵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