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子说得对,单靠你们三个,肯定忙不过来。咱们大家伙儿一起上,人多力量大,准能打够货。不过,鸣子,俺得问一句,这打来的野味卖了钱,咋分啊?总不能没个规矩吧?”
首先说话的人是张大爷,他年纪最大。
问这话也是一点毛病没有。
而且都是大家的心理话。
刘晓华和唐大虎也有些紧张,他们之前没考虑过分钱的事,不过这件事必须处理好,不然会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赵鸣有想过的。
“各位放心,俺早就想好了规矩。第一,每次打猎,谁出力多,分的钱就多。比如,谁打到了大野猪、鹿这种值钱的野味,就多给两成辛苦钱。谁帮忙设陷阱、扛猎物,也按出力多少算钱。第二,咱们得留一部分钱当公钱,用来买打猎用的弓箭、绳索,还有遇到下雨天,没法打猎的时候,给家里困难的兄弟补贴点粮食。第三,每次卖了货,都把账记清楚,贴在村口老槐树上,大家伙儿都能看,保证明明白白,不藏私。”
不得不说,赵鸣制定的很有头脑。
这样的话大家分配均匀,到时就不会因为分配均匀产生矛盾。
但是很快,张叔又说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要是有人偷懒耍滑,不出力还想多拿钱咋办?”
打猎可是一个辛苦活,到时候肯定组织的人员不仅就这些。
要是多了人,偷懒耍滑,把规矩说在前头会更好。
赵鸣想了想。
“这个简单,每次打猎,都让张大爷和王二哥当监工,谁出力多、谁偷懒,他们都记下来。要是有人连续三次偷懒,下次就不让他跟着打猎,也分不到钱。咱们都是屯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可不能因为这点钱伤了和气,得凭良心做事。”
这个规矩不得不说定的不错。
而且张大爷和王二哥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们在屯子里面也算是能排的上号的人。
“这规矩定得好,俺们俩愿意当这个监工,保证公平公正。”
张大爷表态。
院子里面的几个人听了都纷纷赞同。
然后接下来大家又一起商量了打猎的时间,三天以后大家一起进山。
在此之前,大家提前准备好打猎需要用的东西。
不过赵鸣盘算了一下这次山上打猎的人员,想要凑齐订单上的这些货物量,一天的时间肯定是不错的。
抓野兔,野鸡这些肯定是要事先把陷阱挖好。
不过这些事情,赵鸣觉得他们三个人就能搞定。
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唐大虎、刘晓华进山。
赵鸣准备了铁锹、麻绳。
刘晓华则是拎着两个竹筐,里面装着馒头和水壶。
这是刘晓华他娘大清早爬起来准备的。
唐大虎则是弄了一辆小推车,车上放着斧头、锄头,还有几块用来掩盖陷阱的木板。
三个人进了山,这个时候天还蒙蒙亮,树林里面笼罩着一层白雾。
“山里潮气重,备点草药,万一有人崴了脚、擦破了皮,能及时处理。”
唐大虎从班车上面拿了一把长柄镰刀,说要先去清理山路旁的杂草,方便大家走。
赵鸣走在中间,刘晓华推着班车走在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