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我们明州来说。”
郑仪的目光变得灼热起来,带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对未来的清晰洞见。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一条又宽又直、但可能车马稀少的高速公路,不是一座规模宏大、但使用率不高的交通枢纽。”
“我们缺的是什么?”
“是城区里那些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地下管网!”
“是老旧小区破败不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供水供电供气设施!”
“是医院学校周边拥堵不堪、寸步难行的微循环道路!”
“是居民区里连个像样活动场所都没有、老人孩子无处可去的窘迫!”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单个项目投资额也不大,不像修条高速、建个枢纽那样能上新闻、出政绩。”
“但它们才是真正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才是真正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实事!”
“而且,您想过没有?”
郑仪的目光紧紧锁定李沧海,语气带着一种洞察商机的兴奋。
“把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长期被忽视的短板补齐,把那些老百姓天天抱怨的痛点解决好,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多么稳定、多么具有可持续性的市场?!”
“它不需要像大基建那样依赖天量信贷,投资风险相对可控。”
“它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服务需求真实存在,回报模式可以多元化、长期化。”
“它更是一个可以深度绑定地方政府、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巨大平台!”
郑仪的语速加快,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老领导,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由明州市政府牵头,授权我们新成立的城投集团,与省交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一家专业的‘城市更新与运营服务公司’。”
“这家公司,不追求宏大的规模,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
“它的使命,就是沉到城市的最基层,最细微处。”
“政府主导规划,明确需求和标准。”
“公司负责具体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缺什么,我们精准地建什么!什么不好,我们科学地优化什么!”
“从一条条背街小巷的翻修,到一个个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再到一片片社区公园、口袋绿地的建设……甚至包括后续的停车管理、社区服务等增值运营!”
“用专业的市场化手段,解决政府想解决但可能力有不逮、或者效率不高的民生难题!”
“同时,通过合理的服务收费、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后续的增值运营,实现项目的良性循环和企业的合理回报!”
郑仪一口气说完他的构想,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沧海。
“这虽然不是动辄几百亿的大项目,但这绝对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能够持续几十年、真正扎根于人民需求、同时也能创造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大市场!”
“最重要的是,这个市场,将由我们政府,通过这家合资公司,牢牢掌握主导权!它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被资本裹挟、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