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做法是,建立三方共管机制。”
张林微微抬起下巴,语气自信:
“第一,补偿款由市财政设立专户,银行直拨到户,全程电子留痕。”
“第二,企业和失地农民签订用工合同时,必须到劳动部门备案,社保缴纳同步联网监管。”
“第三,每季度由市纪委牵头,联合审计、财政、人社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查处。”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似无地掠过赵颖:
“去年一年,明州查处了12起截留挪用补偿款案件,党纪政纪处分19人,移送司法3人。”
“至于企业违约问题,我们建立了黑名单制度,违规企业不仅取消优惠政策,还会失去参与其他项目的资格。”
张林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有制度设计,又有实际案例,完美展示了明州在类似问题上的“成熟经验”。
李委员微微颔首,不再追问。
郑仪在心中冷笑。
好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但问题是,这些“完美制度”在明州真的落实了吗?
四海系旗下的项目,是否也受到了如此严格的监管?
刘建华突然站了起来,黝黑的脸上写满了质疑:
“张市长,您说的这些制度都很好!但我在基层干了二十年,太清楚这些联网监管电子留痕的猫腻了!”
“系统是人建的,数据是人录的!那些企业老板和地方官,有的是办法把黑的说成白的!”
“您刚才说查处了12起案件,那没被查出来的有多少?老百姓真正拿到手的补偿款,有没有被打折?”
“还有那些所谓‘备案合同,是不是一套,实际执行的又是另一套?”
刘建华越说越激动,乡音浓重却字字诛心:
“我建议,省工作组应该直接驻点临江,挨家挨户核对补偿款到账情况!随机抽查工人实际工资和合同是否一致!”
“发现问题,当场处理!当场曝光!”
张林的脸色瞬间阴沉了起来。
“刘市长的建议很有针对性。”
张林的声音依然平稳,但语气已经带上了几分寒意:
“不过,我提醒大家注意今天的角色定位——我们是省协调小组,不是纪委专案组。”
“过度介入具体执行,不仅超出职责范围,还可能影响地方积极性。”
他看向林教授,巧妙地寻求支持:
“毕竟,我们最终目的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而不是把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打成对立面。”
林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反对!”
孙长征猛地站了起来,冷笑连连:
“张市长这话说的,好像监督和发展是对立的!”
“不把那些蛀虫揪出来,不把那些黑心老板管住,发展成果能落到老百姓口袋里吗?”
“还是说……”
孙老眯起眼睛,意有所指:
“某些人根本不想让省里查得太细?怕查出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