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连串巨大的数字。
“新区的战略定位是: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典范区。”
他切换了一张图表。
“我们创新采用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开发模式。”
“由市级层面统一规划、统一收储核心区域土地。”
“通过引入具有强大资金实力和开发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如星耀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负责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核心项目开发。”
“市属平台公司负责协调、服务和必要的政策性投入。”
“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徐有成的语速不急不缓,逻辑链条极其严密。
从战略目标,到实施路径,到资金保障,到产业导入,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仿佛龙湾新区是一部已经设计好、并正在完美运转的精密机器。
他甚至提到了风险管控:
“对于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金链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我们建立了四级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项目平稳推进。”
郑仪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徐有成的汇报,完美得像教科书。
但郑仪脑中浮现的,却是临海前进厂那几台“空转”的机床,是明州文化园空荡荡的新城。
在这里,龙湾新区这幅宏伟蓝图,真的是建立在坚如磐石的根基上吗?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投影幕布上那些代表投资额、项目数的巨大柱状图。
它们的根基,是什么?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一些阶段性挑战。”
徐有成的语调终于有了一丝极其轻微的、公式化的“谦逊”。
“比如,新老动能转换的阵痛期尚未完全结束,部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
“比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配套、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存在短板。”
“再比如……”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似乎在屏幕上某个区域扫过。
“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如个别区域的征迁补偿安置工作,由于情况复杂、时间跨度长,还在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处理中。”
郑仪注意到,徐有成在说“征迁补偿安置”这几个字时,语速似乎比平时快了零点几秒。
“但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后面的话,是标准的官话套话,是郑仪在无数汇报中都能听到的。
汇报结束。
罗教授照例提了几个技术性的、关于开发模式创新、产业导入梯度的问题。
徐有成对答如流,所有数据张口就来。
周正秘书长坐在旁边,面带微笑,眼神平静。
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