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位成员几乎是掐着点到了。
一位是研究室的另一位年轻研究员,郑仪知道他姓马,之前在资料室打过交道。
另一位则是司机师傅的助手,一个沉默的小伙子,上来后就直接坐到了副驾驶位,开始检查车上的各种仪表。
车门彻底关闭,落锁的声音清晰可闻。
“人都齐了,老张,出发吧。”
赵波放下平板,对前面的司机说了一句,声音不高,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主导感。
“好的赵处。”
司机老张沉稳地应了一声,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熟练地启动车辆,考斯特平稳地滑出车位。
车辆驶出省委大院森严的门岗,汇入省城早高峰的车流。
窗外,熟悉的高楼、车流、行人快速向后掠去。
车厢内却很安静,只有引擎低沉的工作声、空调送风声,以及偶尔翻阅纸张的细微沙沙声。
郑仪没有立刻打开包。
他先调整了一下座椅的靠背角度,让自己坐得更舒适一些。
车窗的单向膜让他得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担心被窥探。
他感受着车辆平稳的行驶,目光投向窗外。
车辆很快驶离了核心城区,高楼大厦渐渐被连绵的住宅区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厂区取代,再后来,视野变得开阔,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农田。
冬小麦已经返青,绿茸茸的铺满大地,间或有几块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点缀其间,像燃烧的色块。
远山呈现淡淡的青黛色,轮廓在早春薄薄的雾气中若隐若现。
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收回目光,郑仪弯腰,从脚边的公文包里,先抽出了那份厚得惊人的内参资料。
他没有立刻翻开昨天罗教授特别指点的“泽川”部分。
而是摊开全本目录,用带来的红蓝铅笔,在几个重点关注的条目旁,做了不同的标记。红色代表警示核心点,蓝色代表待观察关联项。
他的动作很轻,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微响。
做标记时,他的余光看到坐在前排的赵波,目光似乎不经意地从他手中的资料扫过,停留了大概一秒左右,然后若无其事地移开了,继续看着平板屏幕。
赵波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然专注,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无意的。
郑仪不动声色,继续标记他的目录。
他知道赵波看到了那份内部材料,也看到了上面罗教授手写的黄色标签。
他不需要去猜测赵波在想什么,因为赵波的态度,或者说他代表的某种“渠道”的态度,在出发前递给他那张写满核心数据的纸条时,就已经表明了。
他们是某种意义上的“同道中人”,至少在这个特殊的调研任务上,目标是一致的:
看清真相,尤其是泽川的真相。
当郑仪翻到“泽川市——星耀集团及其关联网络”那一部分时,他的动作更慢,也更仔细了。
文字和数据密密麻麻,充满了“可能”、“疑为”、“高度关联”之类的模糊却又充满指向性的词汇。
他逐行逐句地看着,大脑高速运转,尝试将纸面的线索与他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碰撞印证。
郑仪的目光没有浮于表面那些“可能”、“高度疑似”的警示性词汇。
他把手指点在一组被红色记号笔重点圈出的数字上:
【泽川市近三年注册新增“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基础建设”类企业数量:187家】
【其中,注册资金在5000万至1亿区间企业数量:102家】
【上述企业中,与星耀集团有公开项目合作或股东关联(穿透一层)的占比: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