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指令,坚定、强硬,没有丝毫含糊。
每一项具体工作,几乎都能看到郑仪时期政策的影子,甚至更加深入、更加严格。
郑仪的“政治遗产”,非但没有被抛弃,反而被冷治以一种更加强悍、更加彻底的姿态,牢牢地钉在了青峰未来发展的蓝图上!
常委们沉默了。
有人眼神复杂,有人暗自松了口气,也有人眼中的疑虑更深。
但没人再质疑冷治的决心和方向。
这位新任的县委书记,用他标志性的冷硬和毫无妥协的姿态,已经清晰地宣示:
青峰这艘刚经历风暴洗礼的大船,方向不变!航速不减!甚至,舵轮会握得更紧!
新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次常委会,就在沉肃和强烈到令人窒息的决心传递中结束了。
众人起身,陆续离开。
下午,县委书记办公室。
桌上的内线电话却突兀地响了。
尖锐的铃声划破了短暂的沉寂。
冷治伸手拿起话筒。
“冷书记。”
电话那头是秘书小孙的声音,带着一丝谨慎。
“市委组织部的文件刚送到,还有…新任县委副书记王立群同志已经过来了,在候客室等您。”
动作够快。
冷治目光扫过桌角那份省里刚下来的任命文件副本。
王立群。
这个名字,在他从省里回来后,就已出现在几个关键的电话“通气”里。
根子在市经贸委,之前跟的线,是市委那位对青峰“过去做法”颇有微词的领导。
让他来当这个县委副书记,坐镇协助书记工作的二把手,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省里安排了他冷治上来,市里派个“眼睛”来盯着。
意料之中。
“知道了。”
冷治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请王书记再稍等五分钟。”
他放下电话,没有立刻起身。
目光落在面前摊开的文件上,一份关于彻底重构青峰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草案。
笔尖悬停在几行文字上方,似乎在进行最后的凝思。没有犹豫,他快速在上面做了两处关键的、更趋强硬的修改。
然后,他合上文件夹,将它压在一摞还没看完的报告下面。
桌上的其他文件也被他看似随意地整理了一下,刚好挡住了那份关键草案露出的一角。
做完这些,他才按下桌上的应答器:
“小孙,请王书记过来吧。”
“好的,冷书记。”
片刻,门外传来脚步声。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