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鸿端起茶杯,目光在郑仪身上停留。
“青峰县的扶贫工作干得不错,省里几次会议上都点名表扬过。”
郑仪微微欠身:
“这都是组织上的正确领导和县里同志们的努力。”
徐志鸿笑着摇头:
“别跟我来这套,成绩就是成绩,该表扬的,我从不吝啬。”
郑仪笑而不语,心里却略略放松。看来这位徐省长比想象中更随和,不太喜欢官话套话。
“小郑啊……”
徐志鸿突然话题一转。
“老王马上要上调中央了,你知道吧?”
郑仪神色微敛,点头:
“王部长跟我提过。”
“那你觉得,省里的风向会怎么变?”
郑仪心头一紧,这是要考他了。
他思索片刻,谨慎道:
“省里换届是大局,无论怎样调整,最终目标都是发展民生、推动改革。”
“而基层工作,重在落实,关键在于把握中央和省委精神,因地制宜地推进。”
“说得好。”
徐志鸿笑了笑。
“不过我问的是风向,你觉得,哪些部门会受重视,哪些地方会变天?”
郑仪沉吟一下,决定赌一把。
“依我看,省里下一步的重点,可能会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上。”
“哦?”
徐志鸿目光一亮。
“怎么讲?”
“这两年,省里的经济增速不错,但县域经济明显拖了后腿。”
郑仪语气沉稳。
“省会城市和几个地级市发展得很快,可县城和小城镇的产业、基建、民生问题依然突出。”
“尤其是……”
他稍稍加重了语调。
“扶贫‘后时代’的产业衔接,现在虽然贫困户数量降下来了,但很多人只是‘脱了贫’,还没真正‘富起来’。”
“青峰县的中药材产业,其实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徐志鸿点点头,目光赞许:
“思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