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庚指示道:
“就是保持观察,既不要接受王学文的示好,也不要拒绝。”
“明白。”
“另外,对李远的考察要加快。”
李长庚补充道:
“张松林跑路后,临州的班子调整很快就会提上日程。”
第二天一早,郑仪刚走进临州市政府办公楼,迎面便碰见了李远。
“郑处长,这么早?”
李远笑着迎上来。
“听说您昨晚加班看材料到很晚。”
郑仪不动声色地点头:
“工作要紧。”
李远看了眼走廊四周,确认没人后,压低声音道:
“有个事,想跟您单独聊聊。”
郑仪目光微动:
“好啊。”
两人没回办公室,而是步行至政府大院后的一个小花园,四下无人,只有几只麻雀在树梢间跳跃。
“郑处长,”
李远站定,语气沉稳。
“张松林的事,对临州影响很大,但我觉得,关键不在这件事本身。”
“哦?”
郑仪不动声色。
“那在于什么?”
“在于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李远目光直视着郑仪。
“临州现在的发展模式,有些该调整了。”
郑仪心中微动,李远这是话里有话。
“李市长有什么想法?”
“张松林走的是‘引资优先’的路线,Gdp数字很好看,但代价太大。”
李远轻声道:
“土地让利、税收优惠、环保放松……有些事,看似发展了经济,实则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