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该死啊!
……
“十三叔,咱们这汴州有何妙景啊?”
当裴迪听到这声称呼的时候,大是高兴,忙笑着回道:
“赵大,咱们汴州有三宝,你可晓得哪三宝?”
赵怀安摇头,东北三宝他晓得,你汴州有啥三宝?
然后就见裴迪半是感叹,半是骄傲:
“这汴州三宝的,就是玉带三条,金佛一尊,胜兵十万。”
赵怀安不明白,然后就听裴迪指着眼前的汴水,骄傲道:
“这玉带三条就是咱们眼前的汴水、你们来时的琵琶沟,以及北面的湛渠,那里直通曹兖,也是你们后面出兵的主要水路。赵大,你来说说,这三条玉带可否是汴州一宝?”
赵怀安承认自己让裴迪给装到了,老实点头。
然后就听裴迪道:
“而这三条玉带,又以咱们眼前的这条汴河最为宝气!江淮、湖、浙每年要转运七百万石漕米入京,除了那边琵琶沟运六十万石,剩下的几乎都是从这汴水以来。可以说,这一条河,支撑了我唐大厦不倾!”
赵怀安很明显听到了裴迪那句“大厦不倾”,因为这话的另外一个意思很明显就是,现在的大唐已经开始倒了,只是这汴水撑了一下,才没有坍塌下去。
只这一句,就让赵怀安对眼前这个自来熟的小圆脸,有了另一层看法。
很显然,那裴迪都没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的话,依旧继续往下说:
“而这开封第二景就是咱们的相国寺。”
赵怀安听了这话,明显愣住了,相国寺他晓得呀,不就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嘛!
可那不是北宋时候嘛?现在的开封就有相国寺了?
然后他就听裴迪说到相国寺的情况。
原来这相国寺啊原先只是一座寻常大寺,不过地段选得特别好,说是佛家的风水宝地,据传以前就是信陵君的宅邸。
而当时这寺被营建起来的时候,还不叫大相国寺,当时叫建国寺。
可后来因为社会对佛寺的反感,认为这些地方都是夺百姓口中之食以养贪贱,剥万人体上之衣以涂土木的腐败之举,所以后面在睿宗时期,明确天下各州,每州只许有一座,其余都被视为非法的。
而当时汴州还有一座大寺叫安业寺,它是官方的,而建国寺却是民间自发的,所以就要拆毁建国寺,然后并入到安业寺那里。
然后佛迹发生了。
当时在搬运弥勒佛的时候,出动了不下万夫,可在佛像将要搬动时,突现金光,照耀天地,满城士庶,皆叹希有,远近听得此传闻,争来瞻礼,施舍如山。
而这件事也传到了睿宗那边,鉴于这等佛迹,便下令保存此寺,反而让官府的安业寺并入其中。
最后睿宗还为此寺改名,因他自己潜邸是相王,便赐寺名“大相国寺”。
此后,大相国寺就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座皇家寺庙,且随着汴州越发繁华,天下海北的人物尽都游于此,也让此寺更加繁华。
最后,裴迪还和赵大说了一句:
“当年那位青莲居士也曾来过那大相国寺,今日是除夕前一夜,那边已经要开三天灯火,很是热闹,后面带你入城,也见识见识。”
赵怀安点了点头,说来残酷,来大唐这么久,就晓得上战场厮杀了,也没见过老祖宗们这繁华风光。
不过赵怀安最心系的还是裴迪说的汴州第三宝,胜兵十万。
他有点不确定地问裴迪:
“十三叔,你刚说汴州第三宝是胜兵十万,这应该只是个修辞吧。”
裴迪摇头,对赵怀安道:
“当然不是,因为我汴州真的有十万胜兵,从安史之乱以来,我汴州就为河南总要,领中原十三州,先后并了京西防秋兵九万三千,自此我宣武军兵额就是如此。”
听到裴迪这番话,赵怀安倒吸一口气,忍不住望向了营地的北面,那里也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