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88章 至不至于(第2页)

第288章 至不至于(第2页)

大致翻了翻,林思成下意的皱了皱眉头:好多乐器?

钟、磬、筝、笛、箎、笙,排箫、琵琶、阮咸、箜篌、筚篥、羯鼓、钹、忽雷……唐代的主流乐器,几乎都有应用。

再读曲谱,节奏时而明亮轻快,时而舒缓,并非庆典与祭祀之类的典乐,更像是燕乐。

而且场面极大,光是乐器手,至少在五十位以上,肯定是燕乐大曲。

既有歌,有乐,也有舞。

再深入推测一下:应该不是宋曲,宋代雅乐注重规范化,更偏向于雅化、精致。既便是大型宫廷宴会,乐师少有超过二十人的。

再者曲风也不对,唐曲包容、大方,偏向于抒情。宋曲严谨、规范,更注重于叙事。这一本,明显更偏向于前者。

继续往下翻,直到卷尾,看到“惊鸿”两个汉字,林思成稍顿了顿,仔细的回忆。

随即,瞳孔禁不住的一缩:惊鸿舞?

李隆基: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这是唐玄宗早期,李隆基专为宠妃梅妃创作的舞曲。

之后,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敬献地方名曲,即甘肃张掖佛教音乐《婆罗门曲》。李隆基与《惊鸿舞》合创改编,为杨太真作霓裳羽衣舞。

这部舞曲,是历史上公认的盛唐乐舞的巅峰之作,又被视为王朝倾覆的靡靡之音。

只是中晚唐时期,就有三十多位诗人,作六十多首诗词叙述霓裳羽衣舞。其中,数白居易写的最多,整整十八首。

但原曲和原谱在安史之乱时就佚失了。

直到一几年,有关部门根据唐代墓葬舞俑、壁画、敦煌壁画中发现的部分舞姿和唐代遗存下来的几部大曲曲谱,然后结合史料和诗歌描写,意想性的进行了复原再创作。

比如重庆电视台的《俪人行》,河南电视台的《唐宫夜宴》,陕西歌舞团的《大唐乐舞》,都属这一种。

所以,压根没人想到过世上竟然还保留有原谱,估计日本人自己也没想到,更没有发现。不然早就应该有相关机构研究,并同步发布新闻。

包括林思成,两辈子了从来没听说过日本有惊鸿舞遗本。

他更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能一睹真容?

文物之所以贵,原因就在于历史所赋予的文化价值:证史、正史、补史。以及见证文明发展、传承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

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既便沉稳如林思成,心脏依旧止不住的跳了两下。

他耐着性子,合上了乐谱,而后随手往桌子上一放。

店老板心里一咯噔:一件都没看上?

委实是林思成表现的过于淡定,又过于随意。每一本都是信手一拿,然后信手一翻。

偶尔的时候,会看看上面的印戳,但日本的戳,中国人能认识的有几个?

反正店老板拿到省城,请教了不少内行,没一个人能说出门道。

胖老板也有些泄气,心想白跑了一趟,今天这介绍费是别想了。

两人正暗暗叹着气,林思成点了点桌子:“老板,开个价!”

咦?

两人精神一振,胖老板挤了挤眼睛,意思是让他放心要价。

店老板却有些犹豫:别看这小伙子年轻,十有八九是个内行。不过胖子眼力不行,没看出来罢了。

下刀是别想了,但也不能太低。

他想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

不说话,让我猜是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