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真这样给林思成讲了,他耿彦民还干个屌毛的院长?
下意识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耿院长看了看对面:“何院长,我说一句您别介意:怎么说,学校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你说对不对?”
何院长愣住,脸一点一点的红了起来。
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但这句话,比骂娘还难听。
你是老师,你高尚,我他妈就下贱对不对?
怎么跟掉到了茅坑里似的,嘴一个比一个臭,性格一个比一个硬?
眼看要僵,带队的领导连忙打圆场,“林老师的考虑不无道理:毕竟用熟手了,沟通起来方便,也好协调。
所以我觉得,团队保持原班人马,这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多聘几位名誉顾问,咱们这边也肯定做好后勤保障。同时,薄弱的地方,我们肯定加强协助,同步做好技术支持……”
何院长刚要说什么,听到最后的“技术支持”,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对啊?
林思成只说保留原勘察组和化验组人员结构,没说再往里加人?
野外勘察就不说了,这个确实要比人家差点。就那小孩一钎子扎到草木灰池那一招,就够他们学好久。
但化验分析、调试配比这一块,光是一个试验组哪能够?
到时候少不了本地单位协助,无非就是看谁的研究速度更快,学术成果出来的更早,更多。
换种说法:谁的论文发的早,发的多,还不一定。
暗暗转念,何院长点了一下头:“我没意见!”
哈哈,没意见?
耿院长和刘新对视一眼,眼底闪过几丝古怪。
你们以为,林思成只带了黄智峰那一个组,就觉得他肯定研究不了多快?
那是你们不知道,他平时是怎么搞研究的:
就王齐志的那个实验室,说是王齐志负责,其实约等于透明人。
包括林思成这个具体负责人,十天半月才去一次。但去一次,稍稍指点一下,就能顶三五个月的效率。
从来都只听说负责人嫌实验进度慢,效率低。但故意压进度,嫌底下的人研究的太快的,听过没有?
转念间,耿院长点了一下头:“我也没意见!”
咦?
刚才还那么强硬,一转眼就答应这么快?
感觉有点不大对,但对面的几位并没有多想:所谓夜长梦多,趁热打铁,管他为什么会答应,只要答应了就行。
最难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都好谈。无非就是合作共赢,利益交换。
那只碗自然是不用谈了,平定砂器、黑白刻花工艺也再没提。
林思成的头衔倒是给了一大堆:
山西文物局名誉顾问,省文化厅、考古院特邀专家,省工业局特聘工程师。
待遇不低,能领好几份工资,还有阶段性的奖金。
本来还有拨款,用于分中心装修和购买设备,但林思成说不需要。
化验室依旧借用YC市市博的,分中心给间办公室,挂块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