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似乎也十分清楚自己的状况,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开口:“将尤辰风叫来!”
“快!!”
他不断地摆手。
一众御医在这一刻也是立刻纷纷冲了出去。
只过了片刻,尤辰风便直接冲了进来,丝毫都不犹豫的跪在了赵匡胤的面前:“陛下,朝堂已然安排得当。”
没错,让开封筹措国丧正是赵匡胤的主意。
他早就已经知道了顾瑾的计划。
自是要竭尽所能助之。
听到这话,赵匡胤终于是安下了心,整个人的状态也瞬间就如同即将熄灭的蜡烛一般,再也没有了力气,就这样直接倒了下去。
他的瞳孔开始涣散,整个人的呼吸也是愈发的急促。
“陛下!”
尤辰风大惊。
同时间,一众的太医在这一刻也是立刻跪了下去。
“朕朕纵横半生,扫平诸国却终究。未能一统提看下,收我汉家故土。”
赵匡胤目光涣散,气息愈弱,却仍挣扎着守住这最后一口气,字字如血:“天不假年。朕,不甘心啊”
到了这一刻。
这个帝王终于是卸下了自己所有的坚强,一行行的泪水在他愈发涣散的眼中不断落下。
“这江山尚未完整幽云未复辽寇犹在朕。何以面见太祖于地下。”
他口中的太祖——指的自然是柴荣。
与原史不同。
赵匡胤这一次的登基可并非是什么做作,而是想要真正的扫清整个天下,这也是他一直不同于其他帝王的最大原因。
他仍旧是认柴荣这个皇帝!
只可惜,他同样也得了一个和柴荣一般的结局。
天下未定,身先死。
低沉的哭泣声在寝殿中断续响起。
赵匡胤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声音已微弱难辨,只能依稀听见反复两声“怀瑜”。
最后,他用尽最后力气,挣扎着望向南方,仿佛要越过千山万水,再看一眼太原。
下一刻,他终于不再动弹。
再也没有了半分声息。
开宝八年,十月癸丑日。
赵匡胤崩于南征途中。
遗诏曰:命太子赵德昭即位于开封,授太傅顾瑾以军政大权,北伐之事,不可中止。
——————
“开宝八年冬十月癸丑,帝崩于太原行在,年五十。
帝在位十六载,削平僭伪,混一九州。
性宽厚,重文教,慎刑狱,恤民力。
晚年锐意北伐,志复汉家天下,然天不假年,中道崩殂,军民闻之,无不恸哭。”
——《宋史,太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