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派出了人类代表来访问光语者文明,并得到了青蘑菇的接见。
通过便携的光语翻译器,人类很快就了解了光语者文明的前因后果,并得知了善清与光语者文明的因果纠缠。
看在善清的面子上,人类也得帮这些蘑菇们一把。
危机纪元204年末,人类叫停了恐龙与噗叽的战争,并收缴了恐龙全部的核武器。
——偌大的吞食文明,只剩下不到一万颗核弹了。
这些核弹被当成光语者文明的食物,在光语者文明的族群附近进行定点投喂(爆炸)。
稳定了光语者文明之后,登陆巨环的人类们开始系统的勘测吞食巨环的一切。
到了危机纪元205年,除了巨环内的人类驻军,已经有了一百万人来到了大环上常驻,其中大多数都是各个高校的学生、老师、研究人员、各类学者,军人占比很少,人类在内环表面建立了大量的研究站。
吞食巨环残存的生物圈,植被结构,生物进化层次,包括光语者文明在内的诸多外星文明,每一个对于人类来讲都是颠覆级的存在,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正在被不断重构。
在青蘑菇的约束下,光语者文明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恐龙们也不会这么做,毕竟在场的人类最次都有后天中期级别的实力,可以轻松揍翻恐龙。
除非恐龙敢动用热武器——草食龙们性情温顺大多不会这么做。以暴龙卡尔为首的吞食帝国残余武装力量已经完全向面壁者罗清和人类投降了,自然也不会主动作死。
但……有一种外星生物会主动攻击人类。
脑子不太好使的白鱼族群。
哪怕是后天巅峰级别的人类,被白矮星鱼轻轻嚓一下也是非死即残。
人类将大量通用型工程机器人运到了巨环,协助草食龙们建造新的恐龙城市,改造内环生态,但人类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人类建造的城市地基如何坚硬,白矮星鱼群总是可以轻易撞碎城市的地基,导致好好的高楼大厦变成危房。
对此连MOSS都束手无策。
人类开始联手恐龙们去捕捉这些白矮星鱼,但是效果甚微,白矮星鱼绝大多数时刻都深藏地下,人类只是在太空战争科技上点的比较高,论对付白鱼,还不如恐龙原住民。
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城市几乎不可能被建造。
被逼无奈的人类只好重新建造了高脚楼——一种延续上千年的闽南竹楼式房间,通过这种建筑,来尽可能减少被白鱼撞击的概率。
最终,是大环指挥官暴龙卡尔与驻大环执政官人类苏德Q达成了协议,故意撤销了一部分电磁屏蔽墙,诱使那只胖白鱼冲向大鱼骨架,最终来了个瓮中捉鳖,捉住了那只至少600万吨重量的胖白鱼。
这只胖白鱼是个烫手山芋。
因为白鱼‘不吃就立马死’的特性,其吞食本能比吞食文明更夸张,而且其自身的质量极重,人类根本没能力去运输这只600万吨的白矮星鱼,甚至连杀死对方都很难做到,于是只能给它单独单独制造了一个强电磁隔离墙区域,把它单独关押了起来。
人类也在大环上建造了约20座‘铁幕装置’,利用铁幕装置来保护即将被白鱼攻破的重要区域。
失去了胖白鱼的白矮星鱼族群,立刻也陷入了无组织的混乱状态,不再有序的攻击人类和恐龙的设施,而是胡吃胡乱胡窜,反而减轻了不少压力。
除了白矮星鱼族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外星生物族群,比如气球鱼族群、液体水母族群、星虫族群,恐龙们也配合人类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实际上大多数恐龙都不知道前皇帝到底为什么要养这些乱七八糟,没有智慧还不能吃的,连文明都称不上的族群。
比如气球鱼族群,前身是生活在气态巨行星的生物族群,吞食巨环吃不了这个气态巨行星,但是派战舰抓了不少气球鱼族群。
至于液体水母族群,这种形似液体,几乎没有固定形状的生物,丢进海洋里喝肚子里估计都感觉不出来这玩意居然是个生物,恐龙们也想办法给定位,并捕捉捞出来了。
星虫族群更是一群在密集的星际尘埃物质中诞生的弱生命,说是星虫,实际上的结构复杂程度也就相当于病毒,唯一的特点是这些在星际尘埃物质中诞生的一团不知道物质的混杂体,会周期性地发出类似冷光,如同星光一样。
为了这些‘星虫’,人类甚至因此重新划分了生命的定义,将细胞以上的生命称之为强生命,细胞以下的生命比如病毒和细菌称之为弱生命,星虫就是典型的弱生命,不存在任何智能。
类似种种,绝大多数的生命体都被重新划分了养殖区,让恐龙继续养着。
但也有少数例外,比如气球鱼族群。
气球鱼族群是有微弱智能的,其智能程度仅仅能够表达开心难过这两种情绪。
人类设法与这些气球鱼族群进行沟通,并研制出了对应的语言翻译器。
宇宙学语言沟通专家A:“嘟嘟嘟嘟”(可以交流吗?)
气球鱼:“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
宇宙学语言沟通专家A:“嘟嘟滴滴”(这翻译机器不好用啊,这是说的什么勾八玩意?)
气球鱼:“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