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绝不允许具备吞食能力的大环如此轻易的进入太阳系之内。
哪怕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三天后,
危机纪元203年9月18日清晨,吞食巨环的庞大身躯已经肉眼可见,它缓缓压破了柯伊伯带的陨石碎末,引力场使得战后的柯伊伯带碎末在它的环周形成了一层细碎的陨石带。
吞食巨环距离太阳已经不足100个天文单位。
在这三天里,除却三大主力之外,海王星轨道和天王星轨道待命的数百艘恒星级战舰也陆续赶来,挡在了吞食大环踏入太阳系的必经之路上。
同样是在这三天内,除却已经被巨环摧毁的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也陆续飞行到了攻击轨道,两颗矮行星都距离大环有着超过20个天文单位,虽然距离较远,且并不是最佳攻击位置,但为了尽可能阻拦巨环推进,两颗矮行星还是发动了超远程伽马射线轰炸。
但也因此暴露了位置。
相比于阋神星和冥王星那约0。6%地球的体积,鸟神星和妊神星那不规则的星体和仅有0。15%地球的体积更小,这两颗矮行星所布置伽马激光射线炮台功率要更低一些,而且这两颗不规则星体的矮行星并没有“护山大阵”进行保护。
在MOSS的校准下,两颗无人矮行星在进行了十多轮激光狙击之后,同样先后被大环的反击所摧毁,只是与阋神星的被贯穿不同,这两颗更小型的矮行星几乎被大功率激光齐射加热成熔融状态,随后在冰冷的宇宙中裂成碎片,成为了流浪的熔融陨石。
算上被面壁者抱走的冥王星,柯伊伯带的四大矮行星已经全部‘消失’了。
也趁着妊神星与鸟神星吸引大环火力的时间,柯伊伯带消灭了吞食舰队的人类舰队开始朝着大环来的方向聚集,数以万计的行星级战舰在已经化为陨石碎末的柯伊伯带战区集结。
500×500的行星级战舰群组成了平面方形阵列,除此之外还有365艘恒星级战舰位于行星级战舰群的阵列之中。
双方的距离不足十亿公里!
吞食巨环仍以0。001c的速度亘古不变的向前碾压着。
越来越多的柯伊伯带碎屑环绕在了巨环身边,成为了细碎的陨石带
人类方,这支占据了太阳系舰队群剩余数量近60%的战舰群也放弃了无意义的加速,以相对静止的阵列变换着阵型,这些战舰始终在使用宝贵的时间进行位置微调整,确保所有的战舰都在同一平面上。
随着舰队阵列集结完毕,全舰队朝着那个肉眼已经可以看见,几乎是月亮大小的吞食巨环发动了迄今为止战太空战争中最大规模的饱和式打击。
3000万发电磁炮弹、75万发星际核导弹、16000枚恒星型氢弹、6万束不同功率的伽马激光射线,全部飞向大环!
大环的的正面没有发动机,只有伽马激光射线武器可以进行拦截。
出乎意料的是,大环放弃了对来袭实体武器的所有拦截,甚至放弃了对那些恒星型氢弹的拦截。
360道超级伽马激光射线,朝着舰队的方向发动了全火力反击。
巨环已经决心要正面压破人类舰队在柯伊伯带防线的最后力量。
双方的激光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彼此!
6万束舰载伽马激光射线在吞食大环的表面上犁出6万道鸿沟。
而360道超级伽马激光射线则正面撞上了这以365艘恒星级战舰为阵基、25000艘行星级战舰为阵点的周天防御阵!
低配版本的周天星斗大阵!
是罗清,罗清还在发力!
星光护盾璀璨荡开,360道伽马激光如同360条燃烧的银河,撞向周天星斗大阵的瞬间,整个阵列亮起了刺目的蓝光。
与护山大阵不同,这个伪劣版本的周天星斗大阵并非是由面壁者的灵力独自支撑,而是勾织了25000艘行星级战舰的核聚变发动机能量,这种独特的舰队阵列,早就被面壁者交给了三大舰队,这是人类舰队首次以修仙阵势的形态出现在这宇宙深空之中。
第一道激光撞在阵角的第731号行星级战舰上。星斗大阵如被烙铁烫过的薄冰,瞬间泛起裂痕,蓝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但没等护盾彻底崩碎,相邻的三艘行星级战舰立刻倾斜能量,裂痕处的蓝光重新凝聚。可紧随其后的第二道、第三道激光接踵而至,如同重锤反复砸向同一点。
核聚变的能量密度终究是不如灵力,罗清只是建构了一个能量传输体系,然后以阵法护盾的形式释放在了舰队前方,实际上这场对抗的本质是能量总量的对抗。
2500艘行星级战舰+365艘恒星级战舰的释放的能量总量,肯定是远逊色于大环的360门激光炮。
但是没事,人类舰队的目的仅仅是将所有的火力宣泄出去,打空所有的电磁炮弹,打空所有的星际导弹,打空所有的恒星型氢弹,用伽马激光射线将最后的能量射空,为主力舰队的最后加速拖延时间!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