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朱标能想到把诸姓打散混居,和迁徙豪强结合起来用。
因为战乱,导致大量的典籍失传。
目前能看到的史书上,关于强制诸姓混居的记载非常少。
前世还是从出土的敦煌文书里,才了解的细节。
马钰之前只是和朱标讲了一下,他就记住了,并且还活学活用。
这是真的将知识学通了。
如果朱元璋、朱标两代人,能够贯彻执行人口调控政策,并将其形成制度。
真的能缓解很多社会问题。
但朱标肯定不是来听他的赞美之词,更想获得他的建议。
只是马钰也属实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了:
“你的办法,应该已经是目前的最优解了,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
“不过倒是能说点别的,给你提供一下参考。”
朱标笑道:“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有想法,快说说。”
马钰沉思片刻,才开口说道:
“一个群体想要拧成一股绳,就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认知。”
“夏商在这一点上,做的其实并不太好。”
“西周是首先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们创造并推行了周礼。”
“之后在周礼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夏的主体思想。”
“华夏文化,成为了区分华夷的标准。”
“也正是靠着西周的礼法,以及源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
“才将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华夏族群。”
朱标点点头,这些之前已经讲过,他自然知道。
他更好奇马钰接下来会讲什么。
“然而,只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才有华夷之辨的意识。”
“普通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每天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是没有文化族群意识的。”
“谁给百姓一口饭吃,他们就投靠谁。”
“所以乱世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汉人百姓,投靠蛮夷政权。”
“真正有族群意识的,是读过书的人,尤其是世家大族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虽然我很讨厌世家政治,但也不得不承认每逢乱世的时候,他们才是守护华夏文化的主力。”
“他们始终坚守华夏礼仪,不肯屈服于胡人政权。”
“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世家南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后来也因为部分胡人政权主动汉化,才得到了世家的支持。”
“但接受汉化,对一个胡人族群来说,就是灭亡的开始。”
“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变成汉人。”
“南北朝时期那么多胡人族群,等到隋唐时期基本都完成了汉化。”
“但是唐末世家被彻底摧毁,这种情况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