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亲自将他扶起。
“是我来晚了。”
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让周元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潸然而下。
林风走进灵堂,亲自为周夫子上了一炷香。
他看着灵位上“周文正公”四个字,那是他追谥的封号,心中感慨万千。
他敬佩的,不只是周夫子的风骨,更是他所代表的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读书人的脊梁。
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科举,让更多拥有这样脊梁的人,能够站到庙堂之上。
从周府出来,天色已近黄昏。
楚文宇跟在林风身后,老眼中满是敬佩与欣慰。
他知道,林风今日此举,看似简单,其意义却不下于一场大战的胜利。
这代表了一种姿态,一种对知识、对风骨的尊重。
这比任何华丽的言语,更能收拢天下读书人的心。
“主公,科举的章程,臣已经拟定完毕,三月之后,便可举行第一届恩科。”楚文宇汇报道。
“很好。”
林风点了点头。
“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记住,朕只有一个要求,公平。
朕要让天下所有寒门士子,都看到一丝光。”
楚文宇心中一震。
他注意到,林风在不经意间,用了一个“朕”字。
虽然只是一个字,但其中蕴含的,是舍我其谁的霸气与决心。
他知道,这位年轻的主宰,已经在为那个全新的帝国,铺设最坚实的基石了。
……
夜,深了。
琅琊王氏府邸。
灯火昏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德庸躺在床上,面如金纸,气息奄奄,这一次,他是真的被气病了。
王康站在床前,脸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
在他的对面,还站着几个人。
太原温氏的家主温伯明,一个精瘦的半百老人。
范阳卢氏的核心人物卢照邻,一个看似粗豪,眼神却十分精明的壮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