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的厨师与村里的巧妇们共同设计菜单,既要保留乡村宴席的朴实丰盛,又要符合军区宴请的标准。
苏玉珍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既要照顾豆腐坊的生意,又要试婚纱、定流程。
夏蒙生则成了两家的联络员,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
腊月二十八这天,两家人聚在苏家堂屋,进行婚礼前的最后一次商议。
夏卫国指着清单说。
“宾客方面,军区这边大概二十桌,都是些老战友和蒙生单位的同事。“
苏建国点点头。
“我们这边亲戚朋友多,至少三十桌。再加上乡亲们。。。恐怕得准备六十桌。“
“六十桌?“
夏夫人微微吃惊。
“这么多人,接待得过来吗?“
王秀兰笑着说。
“亲家母放心,咱们农村办酒席,几十桌是常事。邻里乡亲都会来帮忙,热热闹闹的才好。“
夏卫国哈哈大笑。
“好!就喜欢这种热闹劲儿!军区那些宴会,一个个端着架子,没意思!“
。。。。
腊月二十九的清晨。
一大早。
“玉珍,快起来!“
王秀兰敲着女儿的房门。
“夏家派的车八点就到了,赶紧起来收拾收拾。“
苏玉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窗外还是一片漆黑。
她揉了揉眼睛,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她试穿婚纱的日子,顿时清醒过来。
“妈,我起来了!“
她一边应着,一边从床头拿起那枚夏家给的龙凤玉佩,轻轻摩挲着温润的玉面。
这枚玉佩现在成了她最珍贵的物件,连睡觉都不愿取下。
院子里传来苏建国的声音,还有苏明强和苏明富低声交谈的动静。
自从婚礼日期确定后,全家人都像上了发条似的忙碌起来。
苏玉珍穿好衣服推开门,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却带着一种喜庆的味道。
“姐,给你。“
苏明富递过来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趁热吃,一会儿该忙了。“
苏玉珍接过红薯,暖意从手心蔓延到心里。
“玉珍,过来。“
苏建国放下斧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
“这是爹给你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