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大会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
转天。
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就开进了苏家屯,在蔬菜基地门口停下。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两个提着公文包的年轻人。
“请问苏建国先生在吗?“
中年男子操着一口略带港台腔的普通话,向正在门口忙碌的苏建军询问道。
苏建军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
“您是?“
“鄙姓林,林世荣,绿禾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男子递上一张烫金名片。
“我们集团对贵公司的蔬菜基地很感兴趣,想跟苏先生谈谈合作事宜。“
苏建军将信将疑地接过名片,只见上面印着“绿禾集团“几个烫金大字,下面是一连串的海外地址和电话。
他听说过这家公司,是东南亚最大的农产品跨国企业之一。
“我哥在办公室,跟我来吧。“
苏建军领着客人向基地内走去,心里却打起了鼓。
外资企业突然造访,恐怕来者不善。
办公室里,苏建国正在查看新一季的销售报表。
见弟弟带着陌生人进来,他起身相迎。
林世荣热情地伸出手。
“久仰苏先生大名!贵公司的军民共建模式在我们业内可是典范啊!“
寒暄过后,林世荣直奔主题。
“苏先生,我们绿禾集团准备在大陆扩大投资,非常看好贵公司的发展前景。这次来,是想谈谈收购或合资的可能性。“
苏建国眉头微皱。
“收购?“
“哦,别误会。“
林世荣笑着解释。
“我们不是要全盘接手。绿禾可以注资500万美元,占股49%,苏先生仍然保持控股权。我们可以提供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帮助贵公司迅速扩大规模。“
这个数字让苏建军倒吸一口冷气。
500万美元!
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当于近2000万元人民币,是他们现有资产的十倍!
但苏建国显得很冷静。
“林总,感谢贵公司的厚爱。不过我们合作社刚刚走上正轨,村民们刚刚尝到甜头,突然引入外资,恐怕。。。“
“苏先生多虑了。“
林世荣打断道。
“我们完全尊重现有的合作社模式。绿禾注资后,村民们的分红只会更多,不会少。而且。“
他压低声音。
“作为个人回报,集团可以给苏先生10%的干股,价值50万美元。“
这个条件可谓相当诱人,但苏建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不动声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