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石料和半成品,角落里一个年轻学徒正埋头凿着一块石碑。
空气中弥漫着石粉的味道。
“赵师傅,我想定做个石磨。“
苏建国开门见山,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老人。
“给我闺女开豆腐坊用。“
赵石匠接过烟,在鼻子下嗅了嗅,露出满意的神色。
“豆腐坊?好事啊!现在政策放开了,做点小买卖正合适。“
他领着苏建国来到工作台前,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图册。
“你看看,要哪种样式的?“
苏建国翻看图册,指着其中一款直径约两尺的石磨。
“这种就挺好,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
“城里不让养大牲口,得改成人力的。“
赵石匠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眼睛一亮。
“我明白了!可以做个小型手推磨,磨盘直径一尺半就够用,再加个木架子和手摇柄。“
他拿起炭笔在纸上迅速勾勒起来。
“这样,一个人就能操作,虽然慢点,但适合城里用。“
苏建国凑过去看设计图,只见赵石匠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个精巧的小型石磨。
磨盘上下咬合处还特意标注了斜纹,解释说是为了增加研磨效率。
“赵师傅真是行家!“
苏建国由衷赞叹。
“这设计太合适了。“
“哈哈,我做了四十年石匠,这点门道还是有的。“
赵石匠得意地摸了摸胡子。
“不过这种小磨盘得用上好的青石,出浆细,还不容易磨损。“
“价钱怎么算?“
赵石匠沉吟片刻。
“连工带料,算你十五块吧。三天后就能取货。“
苏建国爽快地掏出钱。
“那就这么说定了!对了,赵师傅,能不能在底座上刻个苏记豆腐?“
“没问题!“
赵石匠笑着收起钱。
“保准给你刻得漂漂亮亮的。“
离开赵石匠家,苏建国的心情更加舒畅。
他跨上自行车,向村外的蔬菜大棚驶去。
车轮碾过田埂,远处四个白色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哥!“
苏建军远远看见哥哥,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
他晒得更黑了,但精神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