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被朱元璋诛杀的功臣,大多都是举家受到牵连,即便没有被族灭,也难逃夺爵流放,而徐达的子女却并未受到牵连。
历史上将徐达最后的结局,定为在南京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但各种侧面历史记录,却明里暗里告诉世人,徐达是被朱元璋赐死。
鉴定中心会长也叹了口气。
“你们东方人常说,伴君如伴虎。”
“皇帝高兴,就算是过期的铁牌牌也能免死,若是皇帝不高兴,就算是有他亲自颁发的免死金牌,那你也要洗干净脖子,等着上路。”
十几名鉴定师听得大呼过瘾。
他们对文物古董的了解很专业,但没想到,萧白带来的古董过于稀有小众,超过他们的知识范围。
但萧白居然能和他们崇拜的会长前辈谈笑风生,说明萧白的眼力毒辣,知识面之广博远远在他们之上!
甚至,能和鉴定会长相提并论。
每个鉴定师看萧白的目光都带着赞赏,和敬佩。
鉴定会长开始写鉴定证书。
但是有一行他犯了难。
这确实是一块金书铁券。
但是,是属于谁的?
鉴定证书有一行:拥有人。
别小看拥有人,谁拥有的物品,能对古董价值产生天差地别的影响。
如果是一个民间小人物手里的文物,价值会高,但不会很高。
可如果是历史著名又极其特别的名人,比如俄国叶卡捷琳娜女帝用过的御用品,价值一定比民间小人物的古董翻百倍千倍。
萧白笑道。
“会长,这金书铁券,是谁的?”
鉴定中心会长额头沁出细密冷汗,他本就为难。
结果他被萧白这么一问,更是汗流浃背。
谁的?
特娘的,一个金书铁券,一个铁板子,又没署名,怎么看出来是谁的?
这时候,年轻的鉴定师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这金书铁券,只有一半?”
“另外一半呢?坏掉碎了吗?”
铁牌不会碎。
只有一种可能,制作的时候,故意分成两半。
萧白解释道。
“金书铁券在汉高祖刚出现的时期,还不叫金书铁券,叫丹书铁券。”
“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给了功臣们不少封赏,还有将他们的功劳以及皇帝对他通通的都用丹砂记录在一块铁片上,也就成了最早的丹书铁券。”
“但后来,为了防止有人造假,一般都是将铁券一分为二,朝廷和大臣各拿一半,需要用到的时候,两片放在一起,能对上验证就算通过了。”
但当时的这个丹书铁券只能作为一种加官进爵的凭证,根本就没有免死的。
随着金书铁券的历史,慢慢抽丝剥茧往下捋。
萧白给出的细节越多,鉴定中心的鉴定师越是瞪大眼,内心震撼。
你们东方的免死金牌。
还有这么多讲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