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鉴古师王师傅,也开始一同鉴定。
过了五分钟后,两位职业鉴定师都不约而同地眉头紧锁,然后摇了摇头。
陶馆长一看两人的态度,心里就知道了几分。
约莫不会是真品。
只是,如果是赝品,萧白为什么要收?
在收藏界,谁都知道萧白眼高于顶,能被他看中的东西,会是普通的赝品?
陶老馆长试探性问道。
“这幅《牵牛花》画,齐白石的吗?”
萧白很自然地摇摇头。
“不是。”
陶老馆长长舒一口气。
看看,萧白早就看出来是赝品,说明他没有被蒙在鼓里。
但是陶老馆长心里又纳闷了,萧白明明看出赝品,还收?这是为什么?难道……
陶老馆长脑中闪过灵光,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这时候,两位故宫鉴定师同时抬起眼,眼冒精光。
他们知道了!
萧白常有一种捡漏鉴定手段,那就是收仿品,而且是名家仿品。
这幅《牵牛花》不是齐白石的,但或许是更有名的画家,仿的齐白石的《牵牛花》。
如果这位仿的画家更有名气,那么作为仿画的名家真品,或许这幅画比齐白石的《牵牛花》更金贵!
十几位鉴定师眼前一亮,纷纷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原来是这样!”
“名家仿名家的作品,这是捡漏常有的,懂了懂了!”
他们纷纷觉得看明白了,搞懂了。
这时候,陶老馆长又谨慎地问了萧白一句。
“这幅《牵牛花》是有人仿的齐白石的画作?”
萧白又很自然地摇摇头。
“不是。”
一句话,让现场气氛凝固住。
每个鉴定师内心“咯噔”
表情无比僵硬。
他们脑中轰然炸开,只有一个声音不敢相信地大喊:
什么?居然也不是名家仿作?
又不是真品,又不是仿品……
那只能是赝品了?
萧白买它是图什么?图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