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两块铜板外表狼狈,但里层是干燥的,说明得到妥善保管。”
“或者换句话说,在桐木发生裂纹,或者湿润腐烂前,已经被萧先生买下,妥善保管。”
国宝级桐木损毁,金陵张家斫琴师比谁都痛心。
但好在,板材看起来像是被人故意破坏,然后以木材的形式运往海外,里层没有腐烂裂开。
金陵张家斫琴师吹捧了萧白一句,萧白也笑道。
“张师傅才是修复琴第一人。”
“古琴修复和新琴不同,漆面和灰胎更薄。
您为了防止外面的灰胎和漆面,伤到古琴的古韵,把修补桐木干燥后,稍微降低厚度,让琴音更通透。”
“再用热水铺油布,让灰胎迅速干燥,略掉破皮在晒干的过程。”
萧白一边看着修复过程,一边讲解。
全网听得一知半解,但修复爱好者,和古琴修复师都狂热了。
居然是这样吗……
原来,金陵的修复技法,真的和国内其他修复方式不同。
板材厚度故意降低,来获得和原材料同等通透的音色。
不仅要获得千年前焦尾的形制,更要音色互通。
全网忍不住眼前一亮。
就连金陵张家斫琴师都惊异地“咦”
一声。
他想不到,萧白一个做直播的,居然对古琴修复还有研究?
更难得的是,别人不知,但他心里十分明白,萧白说的是《斫琴图》批注中的话。
魏晋之后批注本消失,只有《斫琴图》原图,这份技术除了他们金陵张家代代相传,无人知晓。
萧白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金陵张家斫琴师看萧白的眼神,带着赞许和探究,他发现看不透这个年轻人。
“萧小友,看不出你还懂古琴。”
“那你倒是说说,我该给这把修复后的焦尾,配什么琴弦。”
好琴配琴弦,还得妥帖才能衬托出千年前的通透音色。
现代琴弦大多用的是钢弦,也就是尼龙包裹金属弦。
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琴家吴景略先生与相关人士所研制,现已广泛用于今天的古琴练习与演奏。
钢弦的特点是余韵长、音色干净、价格便宜、寿命长。
但还有一种流传古韵的传统琴弦,叫丝弦!
丝弦用的是传统古法制作,蚕丝所制。